柳华敏:站好人生最后一班岗

2017年09月04日 15:22作者:来源:大众网

柳华敏,男,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栖霞市臧家庄镇东林村村民,退伍军人。

柳华敏生前照片

柳华敏接受采访时宣读遗嘱

  柳华敏,男,1957年出生,栖霞市臧家庄镇东林村人,中共党员,退伍军人。2017年6月,身患重病的柳华敏在弥留之际,写下遗愿:把遗体捐献给国家用于发展医疗事业,站好退伍老兵人生最后一班岗。一个月后,柳华敏去世,他的眼角膜让两个失明的病人重见光明,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诺言。  

  退伍不退色,柳华敏热心助人誉满乡里,患重病不屈服得到社会各界资助

  30多年前,柳华敏从部队退伍回到了家乡栖霞市臧家庄镇东林村,成了一位农民。在部队,他表现优秀,第二年就立了功,入了党;回乡后,他依然处处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村里,提起柳华敏,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华敏,好人!”柳华敏是个热心肠的人,谁家有事忙不过来,只要招呼一声,他都会乐呵呵的过去帮忙。村里组织党员干部修山路,讲卫生,硬化街道,开展义务劳动,柳华敏总是冲在前面。在家里,柳华敏是个好父亲。家里没有别的收入,只是靠种田、种苹果维持生活。给苹果施肥浇水,摘苹果卖苹果,起早贪黑,里里外外全靠他一人,每年收入个万儿八千块钱,他不舍得花,都用在供孩子读书上,他用自己的勤勉和辛劳将两个女儿都培养成了大学生。

  天有不测风云。去年底,柳华敏感觉浑身无力,身体消瘦,在亲朋好友的催促下,他才去医院检查。结果被检查出患直肠癌晚期,并向肝肺继发性转移。

  村民们得知柳华敏生病,有的给他送来了奶和鸡蛋,有的给他送来热腾腾的饭菜,还有的为他送钱送药。还有许多不知名的爱心人士为他送来善款,柳华敏小女儿所在的学校曲阜师范大学得知老人的病情,也为他发起了爱心募捐。面对这一颗颗滚烫的爱心,柳华敏心里充满了感激,他不知道用什么才能报答人们的厚爱。  

  立遗嘱,捐献遗体,捐献眼角膜,奉献人间大爱,用生命最后的能量温暖这个世界

  今年6月,柳华敏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惊异的决定。这一天,柳华敏把两个女儿叫到身边,说:“我生病后,村里人帮咱,你们学校帮咱,社会上那么多不知姓名的人也帮咱!我现在没有什么可以回报和报答这个社会的,说不上我这把老骨头还有点用,我想死后把遗体捐献出去。”

  两个女儿听了父亲一席话,哭着喊着不同意。女儿说:“爸爸,为了女儿,您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你再也不能对自己这么狠心了!” 栖霞当地的风俗是“入土为安”,捐献遗体在栖霞当地也就几例,要捐献遗体,全家人都不能接受。

  柳华敏说:“俺当过兵,也是一名党员,党和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咱得感恩,把遗体捐献给国家用于发展医疗事业,站好最后一班岗,是我这位退伍老兵最后的心愿!”

  父亲的话说到这个份上,姊妹俩没有话了。她们明白老爸的性格,所以最终选择尊重父亲的决定,帮他完成一生中最后的夙愿。女儿说:“从之初的不理解,到最后的支持和接受,其间我们真正懂得了父亲的伟大。他的这个凡人善举,是我们整个家族的自豪,我们打心底里敬佩父亲!”  

  奉献大爱,温暖人间,柳华敏的眼角膜让两位患者得到光明,感受爱的温暖

  带着父亲的愿望,柳华敏的女儿来到了栖霞市红十字会。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的情况后,决定立即上门为他办理相关手续,早日了却老人的心愿。

  在东林村,走进那栋简陋的屋子,看到瘦骨如柴的老人,在场的每一名工作人员都落下了眼泪。他们拉着老人的手为他讲解有关遗体捐献的规定和程序。当他听说眼角膜可以帮助失明的人重见光明时,老人说坚定地说,眼角膜我也捐,只要我身上有用的我全捐!柳华敏躺在床上,用那双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地在《山东省捐献遗体(眼角膜)申请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老人脸上露出了欣慰笑容:“俺这个退伍老兵在临终还能为国家和社会做点贡献,这辈子俺没白活!”

  7月27日,就在柳华敏签订捐献书后的一个月,柳华敏怀着对亲人、对这个世界的眷恋离开了,安祥地闭上了眼睛。在家属、亲戚、医生、省眼库工作人员及媒体的见证下,柳华敏完成了他人生最伟大的一次壮举,眼角膜捐献给了两位盲人患者,遗体捐献给了滨州医学院,用于临床教学科研。

  柳华敏走了,走得那么从容,那么无私,那么伟大!可是,柳华敏还活着,他的眼角膜正在那些获得光明人的身上跳动着生命的旋律,他那曾经守卫过我们安宁与和平的伟岸身躯还在为祖国的医学事业做着贡献,他用生命中最后的能量温暖着这个世界!

  泰戈尔在《飞鸟集》中说,我把小小的礼物留给我所爱的人,大的礼物留给所有的人。柳华敏老人用身体“回馈”社会,用大爱温暖人间,功德无量!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