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行证
  • 密码

20口大家庭一肩挑 20年善举从未停歇

2012-09-03 08:49:00作者: 来源:大众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薛美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一颗善良的心,用一种朴实的情怀,倡导了一种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付出的人生更幸福”,在她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薛美英:20口大家庭一肩挑,20年善举从未停歇

 

 

 

 

  大众网记者 赵新婷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薛美英,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一颗善良的心,用一种朴实的情怀,倡导了一种美好和谐的社会风尚,“付出的人生更幸福”,在她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
  
  创业失败,毅然照顾残疾二哥抚养两个侄子
  
  早在1988年,刚刚三十岁出头的临淄区朱台镇南高村妇女薛美英萌生了办企业的念头。由于当时在大多数人看来,女人就该是主家务、相夫教子,在世俗的偏见、怀疑甚至家人的反对声中,她与丈夫变卖了所有可卖的家产,用总共5万元钱创建了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塑编包装袋加工厂。开始,厂子经营的还算景气。但也许是命运故意捉弄人,1991年,不测风云忽然降临到了薛美英夫妇俩身上,他们辛辛苦苦专为出口水泥而生产的两吨装大型水泥袋,因受国家限制水泥出口形势的影响而滞存。到了第二年,积压下价值十几万的大型包装袋被迫低价处理,仅此一项,就赔了10多万元。面对残酷的现实,他们别无选择,只好关门停产。
  创业惨败,没挣了钱,还背了一屁股债。屋漏偏逢连阴雨,1989年,丈夫李东四的二嫂撒手人寰,二哥患上严重脑疾丧失了劳动能力,留下一个9岁、一个11岁的侄子无人抚养。二哥不能干体力活,两个侄子还在上学,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当时还时常为几千元货款彻夜难眠的薛美英和丈夫商量后做出了决定:照顾二哥,抚养孩子!作为婶婶,她把两个侄子接到家中,和自己的一对儿女一起抚养。之后又把脑疾的二哥接到家中,精心照料。从此以后,儿女吃啥穿啥,侄子就吃啥穿啥,上学、结婚、工作,作为婶婶的薛美英做了一个合格母亲该做的一切。
  
  亲手操办两个侄子婚事,侄媳妇激动喊“妈”
  
  在临淄,一提起薛美英的爱心之举,许多人如数家珍,一件件感人事迹已被传为佳话。叔伯公公家一位堂哥家庭困难,三十四五岁了还没能娶上媳妇。薛美英主动出资给堂哥盖了房子,四处说媒给堂哥娶了亲。因嫂子患有脑膜炎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薛美英就把堂哥一家安排在厂里吃住,并安排了工作,每月按时发着近千元的工资。2005年,丈夫大嫂和大嫂家孙子先后重病,薛美英出钱出物,独自挑起了经营企业的重任,让丈夫在五个多月的时间里全程照顾大嫂一家。每当说起这些往事,朴实的大嫂一脸感慨:“没别的,这个弟妹心眼太好。”
  外人羡慕薛美英的成功,说她是女强人,耿直爽快,处事果断,有男人般坚强的品质。可薛美英的家人都知道,她承受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坚强的外表下是颗敏感的心。朱台镇南高村村西厂区几间平房里,薛美英先后亲手操办了两个侄子的婚事。大侄子和媳妇亲手送上一件毛衣,感谢养育之恩,小侄子媳妇一声“妈”,叫得她肝肠寸断,热泪盈眶。2006年,脑疾的二哥再次入院,在薛美英夫妇精心照料四个多月后,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离世前,二哥老泪纵横,喃喃地告诉薛美英夫妇,“孩子们多亏了你,以后让他们孝顺你,他们就是你的亲儿子”。多年来,大侄子一家过年过节,甚至每个周末都习惯来婶婶家看看,小侄子一家四口仍与薛美英一家同住一个屋檐下,小侄子媳妇一口一个“妈”从未改口,婆媳俩也没红过脸,拌过嘴。每当三个侄孙像小麻雀一样围在身边,“奶奶,奶奶”地叫个不停,是薛美英感觉最幸福的时刻。
  
  好人好报企业年产值千万,20多年善举从未停歇
  
  
  “事在人为,业在人创,路在人走”,尽管艰难,薛美英的信念却始终没有动摇。在薛美英和丈夫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当初的家庭小作坊已经发展成为知名的民营企业,总资产500多万元,职工120多人,年产值高达1000多万元,利税100多万元,产品远销省内外20多个地市,而且还为附近的无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周围的乡亲们一起走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之路。二十多年来,薛美英的善举从未停歇,抗洪救灾,她捐款捐物不留名,修路办学,她慷慨解囊。谁家有难,她伸出援助之手,路遇老弱病残,她全力救助。今年1月,薛美英又将区政府奖励的6000元现金捐献给了朱台镇敬老院。
  薛美英的善举感动了很多人,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在薛美英的书橱里摆着“建国60周年共和国建设十大杰出女性”、“中华各界行业杰出人物”等众多荣誉证书,而一个个“文明家庭”的证书和奖章却被端端正正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薛美英说:“每当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特殊的温暖大家庭,我心里一切的艰辛和付出,都转换成了一种甜蜜的幸福。”

责任编辑:余梁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