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代旭升:技术彰显力量 奉献展现本色

  代旭升,1955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首席技能大师、东辛采油厂采油高级技师。参加工作40年来,他继承发扬石油石化优良传统,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一名工人党员的不凡价值,自主完成80多项技术成果,获得18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国家发明专利、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超过1.2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第九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山东省十大工人发明家、优秀共产党员,中石化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8年以来,代旭升先后两次登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领奖,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多采知识才能多采石油,选择了石油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当工人就要扎根一线,是党员更要带头奉献。”
  1972年,代旭升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来到一片盐碱荒滩的胜利油田,成为一名采油工人。当时这块“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条件异常艰苦,代旭升所在的采油队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住的“干打垒”阴暗潮湿,一到下雨天,屋外大下,屋内小下;平时喝水全靠外面送,碰到恶劣天气送不进来,就只能喝苦涩的地沟水。面对艰苦的环境,代旭升没有逃避和退缩,在老一代石油人战天斗地精神的深深鼓舞下,年轻的他满怀“为祖国献石油”的热情,下定决心扎根一线,奉献基层。
  刚参加工作的几年里,学技术、练本领几乎成了代旭升工作生活的全部内容,当时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啃书本、查资料,硬是完成了高中课程和《采油工艺》、《采油地质》等专业书籍的学习,以实际行动践行多采知识才能多采油的理念。1979年,他被授予油田“技术能手”称号,1989年被聘为采油技师。为了挑好组织交给的担子,无论烈日当头的白天,还是风雪交加的夜晚,哪里有问题,代旭升就出现在哪里,不知疲倦地在油井、水井、计量站间穿梭忙碌。为此他放弃了无数个节假日,也割舍了很多儿女亲情。2003年,他由于主持一项重点革新项目的关键试验,没能赶上与病危的父亲见上最后一面;2008年,他为了促进创新成果更快转化,没能亲手操办儿子的婚事……但对这些,他感到无怨无悔,因为他无愧于石油工人的本色。
  2005年,代旭升被聘为油田采油技能大师。此时,他已年过半百,心脏又做过手术,组织上多次提出为他换个轻松些的岗位。代旭升却说,我是一名工人党员,岗位在一线,革新灵感也来自一线,离开了油井,劲儿就使不出来了。就这样,他直到现在,仍然执着地忙碌在生产一线。
  “作为共和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名工人党员,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有创新才能更有作为,这是为祖国献石油的最佳支点。”
  几十年来,代旭升把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工友的深厚感情,对石油石化事业的深深热爱融入到技术革新的历程中,努力做到工人想什么,他就解决什么,企业需要什么,他就研究什么,国家倡导什么,他就发明什么。
  为工友改善劳动条件是他革新的初衷。作为一名长期身处生产一线的工人,代旭升深知采油工作的艰苦性和危险性。于是,他把劳动强度大、危险程度高的问题作为革新攻关的重点,先后研制出了“气压式加油包”、“JN-150型电加热器”、“低压真空开关箱”和“抽油机计量控制柜”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不仅为工友改善了劳动条件,而且在原油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精细管理解难是他革新的动力。在代旭升看来,工人是落实精细管理的主体,党员就应该在精细管理中当先锋、打头阵、攻难关。他先后研制出了“卡扣式防盗压盘”,设计形成了“提捞法”采油工艺,配套发明了“自动泄压式凡尔抽子”,一举解决了停产井捞油的难题,被职工们称为“四次采油”技术。
  为绿色开发尽力是他不懈的追求。代旭升对实践科学发展观有着自己朴素的理解: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水蓝天是责无旁贷的使命。近年来,他把实现生产过程节能减排作为立项攻关课题,先后有16项节能减排成果得到应用。2004年他研制成功了“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有效解决了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目前,该装置已在国内部分油田推广使用,仅胜利油田每年就创经济效益1000多万元。2007年,该成果被评为山东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2008年,参加了全国职工节能减排技术创新成果发布会;同年,经全国总工会推荐,又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我国工人迄今最高的科学技术奖项,代旭升作为中石化百万产业工人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与众多知名科学家一起走上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最高领奖台。
  “油田的沃土培养造就了我,只有把技术和成果奉献出来,才无愧于共产党员的身份、才无愧于技能大师的头衔!”
  “一面红旗红一点,十面红旗红一片”。代旭升常常想,搞创新个人作用固然重要,但一个人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捻几根钉?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技术工人,如果能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培育千千万万个创新型石油工人,就会形成百面红旗迎风飘的局面。
  在代旭升看来,技术有界限,但党员的境界无限。多年来,他以导师带徒的形式,收下了一大批徒弟,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积累的技术、经验。与他正式签约的81名徒弟中,6人在全国技能竞赛中获奖,16人晋升为高级工人技师,32人晋升为技师,20人获得油田及以上技术能手称号。2005年,代旭升牵头创办了工人技术创新协会和技术创新工作室,使一批困扰生产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册会员从初期的300人增加到1500多人,推出创新成果400余项,年创经济效益上千万元。
  2007年,他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的特点,创办了油田技能大师网站,网站开办以来,点击数已达30余万人次,成为青年工人的“技术家园”。为了最大限度实现成果共享,代旭升把自己的专利技术完整地放在网站里,供免费使用。吉林油田、长庆油田等地的厂家看到网上的专利技术,专门咨询他要多少转让费,他不但分文不收,还耐心解答技术难题。许多人对代旭升的这些举动不理解,说他“犯傻”。可代旭升却认真地说:“不论是给胜利油田增油,还是给其他油田增油,都是给国家增油!”
  面对成果、奖项和荣誉,代旭升是这样注解的:“作为一名初中文化的普通工人,我没有惊天动地的大发明,只是在生产岗位上进行了努力。成绩、荣誉不是我一个人的,它属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这个大家庭,属于中国石化百万产业工人!我是中国工人阶级的一员,我所创造和获得的一切成果和荣誉,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共同财富!”
王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