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聚焦乡村文明行活动 > 南线 > 济宁

宁夏新闻网:小山村的蝶变之

2012-09-17 14:07:00作者: 来源:宁夏新闻网

“等十月份村后山的翦云山旅游景区开园,俺也在院子里建个农家乐,让游客们来了吃个农家饭,尝尝俺柳沟村正宗的绿色瓜果蔬菜。现在,柳沟村的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多次被评为泰安市级和肥城市级文明单位、小康村。

  “等十月份村后山的翦云山旅游景区开园,俺也在院子里建个农家乐,让游客们来了吃个农家饭,尝尝俺柳沟村正宗的绿色瓜果蔬菜。”在潮泉镇柳沟村村民张玉莲家整洁的农家小院里,这位朴实的农村妇女一脸憧憬的向记者诉说她的“理想”。而在几年前,柳沟这个背靠翦云山的纯山区村还是荒凉的“穷窝窝”,村民们还在靠天吃饭。

  靠山吃山,开山治水志不移

  柳沟村地处潮泉镇东北部,背靠翦云山,是个纯山区村。村子地处半山坡,原来的生产生活条件极差,走的路是羊肠道,种的是“望天田”,一到下雨黄水遍地到处流,群众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村集体也仅靠一点提留款维持运转。

  柳沟村党支部书记刘兴泉告诉记者,他上任之初和村“两委”成员考虑最多的就是怎么才能带领群众尽快富起来。通过外出参观学习、听建议、想对策,一致认为,山多地多不是包袱,而是得天独厚的财富,柳沟村的希望在“山”,关键在“水”,只有做好靠山吃山的大文章,狠抓治山治水,大搞山区开发,加快发展林果业才是实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现实选择。

  经过全村的不懈努力,先后建成了10万方水库1座,千方蓄水天池6座,塘坝15座,小型水利设施100余处,大小桥涵30座。实现了水源“200毫米不下山,300毫米不出田,500毫米不出村”,全村总蓄水量达到200万立方,95%的果农有了自己的“当家水”。

  有了水,群众种庄稼不愁了,可当时靠卖粮食还是赚不了几个钱。2000年正月十五刚过,村“两委”又带领300多村民到泰安、莱芜参观学习,让他们看发展、开眼界、增干劲,请专家教授来村里讲课10多次。刘兴泉率先在自己的责任田里种上了3亩板栗、3亩苹果,全村掀起了“果树热”。

  到目前,全村已栽植各类经济林6000多亩,山林覆盖率达到了95%以上。仅果品一项全村一年就收入186万元,人均增收1400多元。

  发挥优势,生态旅游奔富路

  常年不懈地山区开发不光鼓起了乡亲们的“钱袋子”,也使柳沟山绿了,水美了,到柳沟村翦云山游玩的也多了起来。都知道柳沟的干鲜果品好吃有营养,顺便买果品的也就多了。村民们意识到山区开发能产生良好的生态,然后带动生态旅游,旅游搞好了,又能促进就业和山区开发。搞好了这个循环,不愁过不上好日子。

  为此,村里请山东大学旅游系和省旅游规划设计院联合为柳沟村制定了《翦云山旅游开发整体规划》,策划了“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品农家果、做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休闲生态旅游项目。为加快生态旅游开发,村里不断完善景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0多万元,架上了上山的高压电线,投资10多万元完成了景区标志性建筑物建设、路牌设置,还设置了大型旅游宣传指示牌,编制了景点导游解说词。

  几年来,村里先后引进各类旅游开发项目8个,引进开发资金1000多万元。去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了200多万元。

  加强整治,村容村貌美起来

  以前,柳沟四个自然村村民居住分散,且以土屋、坯墙为主。街道弯曲不平,出不来、进不去。村内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畜禽乱跑。

  近年来,村里着手村庄规划和村容村貌整治。村主任刘兴泉告诉记者,刚开始群众不理解,认为一个穷山村搞这些东西是瞎折腾。在修建孙庄桥时,一些村民出来阻挠,认为架桥会破坏村里风水,把施工队的抬筐和铁锨都砸烂了。最终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桥通了,进出方便了,当年孙庄的经济收入就增加了一倍。

  2008年,市里投资投资28万元,柳沟村硬化道路4公里,主要街道6条2000米,投资4万元架设路灯60盏,完善村标准化卫生室设施,4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进行了绿化,完善了娱乐休闲设施,山上环山路打造台阶石3000平方米,修建排水沟1000平方米,新发展大樱桃3000亩,核桃200亩。

  现在,柳沟村的主要街道全部实现了硬化、绿化、美化,多次被评为泰安市级和肥城市级文明单位、小康村。


责任编辑:王琳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