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

2012-10-23 15:56:00作者: 来源:大众日报

聊城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一五二”产业基地为总抓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迸发出新的活力。

  △城河湖一体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        林虎/摄影
  △生态型九州国际高科园
  △莘县城府街全景
  △东阿国家黄河森林公园一景
  △景阳冈

  □记者 宋庆祥  通讯员 苗保田 报道
  本报聊城讯 聊城市委、市政府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建设“一五二”产业基地为总抓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迸发出新的活力。
  抓项目建设促增量优化。围绕全市200个重点项目,市级领导同志落实帮包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项目责任单位全力以赴,一个项目一套班子大力推进。上半年,200个重点项目有167个形成投资进度,完成投资274.5亿元;其中总投资过10亿元的项目有54个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38.4亿元;重大交通项目中,火车站改造及站前广场、高唐至临清高速公路已经竣工,邯济铁路扩能改造、德商高速公路、济聊一级公路等正在加快建设,济聊城际铁路、聊泰铁路的争取工作取得新进展。
  抓产业升级促工业转型。以打造铝及铝加工、铜及铜加工、精细化工、新能源汽车四大千亿产业园区为核心,引导重点企业发展精深加工、新上优质项目、延伸产业链条。上半年,信发循环经济产业园和信发高端产业园共完成投资26亿元,新上航空航天铝材、车辆船舶铝材、50万吨烧碱等项目20个;祥光铜业生态工业园完成投入10.8亿元,新上铜深加工项目7个,其中,32万吨铜导体及电气化铁路架空导线和年产5000千米矿用电缆等项目已经投产。鲁西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完成投入19亿元,新上精细化工项目5个;时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年产20万辆电动汽车、中通新能源客车产业园年产2万辆电动客车项目取得新的进展。
  抓规模膨胀促三产提升。以加快建设中华水上古城、马颊河世界运河之窗生态旅游度假区、徒骇河世界运河(建筑)博览园、聊城物流园区、聊城农产品交易中心等龙头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明确思路、完善政策、加大投入、优化环境,促进文化旅游、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科技信息、文化创意等服务业全面发展。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112亿元,同比增长14.1%;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0%。
  抓品牌建设促农业调整。夏粮生产实现“十连增”,总产量达到56.5亿斤,亩产940斤,均创历史新高。以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品牌为抓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目前,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达到266个,基地面积达到321万亩;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41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30家;全市瓜菜菌总产预计达到816万吨,同比增长5.1%。
  抓改革开放增发展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上半年,全市私营企业达到1.8万户,同比增长18.6%;个体私营上缴税金达到21.92亿元,增长18.7%。实施了招商引资春季“百日会战”活动,以项目落地为目标,狠抓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上半年,全市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0亿元,同比增长12.2%。积极发展对外经贸,上半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值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4%。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聊城市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路子。他们在持续保持农业全省领先地位和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同时,工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由2006年的1407.42亿元发展到2011年的5294.08亿元,翻了近两番,总量在全省的位次由第12位上升到第7位。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持续改善。节能和减排两项指标在2006年全省综合排名双双第16位(倒数第2位)的基础上逐年攀升,到2010年上升至全省前第4位和第6位,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称号,成为环保部成立后按新标准验收通过的全国第一个地级市。
  科学调转使全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80亿元,同比增长12.5%,增幅居全省第2位,比去年全年前移1位;实现地方财政收入56.98亿元,增长21.1%,增幅居全省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5%,增幅居全省第2位,比去年全年前移1位;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4亿元,增长15.1%,增幅居全省第3位,比去年全年前移2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765元,增长15.8%,增幅居全省第2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429元,增长19%,增幅居全省第3位,实现了争先进位的要求。

责任编辑:王晓亮
分享:
更多

本文相关新闻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