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中学生"之所有 乃诸多学生之所失

2012年11月28日 12:30作者:张冠超来源:大众网

我们不得不承认,龚钰犇所展现的“最纯洁一面”,在当代学生身上并不常见,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当代学生表面上的圆滑和内心处的冷漠。从小学到高中的“被安排”与“被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已将“被考试”作为目标,将“被安排”作为常态,失去了独立发展思想的能力与意识。冷漠的年轻人,何以有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的热情。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张冠超

 

说到底,“最美中学生”体现出了“人性本真”,也是对“范跑跑事件”后“人性自保论”的坚定回绝。谈德育、谈责任都是试图以道德规范反转人性的退化甚至扭曲,“最美中学生”让我们看到,一个少年纯真的心有多么可贵,也让我们不禁去思考,大多数学生的道德现状如何?与“最美中学生”的果敢、担当和热情相比,更多的学生是不是缺少了些什么?

在“最美中学生” 龚钰犇舍己救人事迹引发舆论关注的同时,一些学校已着手在校园内展开学习“最美中学生”活动,以此为契机加强当代青少年三观教育。笔者认为,从德育教育到“道德社会”,中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据媒体描述可知,龚钰犇推倒同学的行为是在大卡车撞过来的一瞬间发生的,这与“扶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甚至“见义勇为”都区别极大,后者在行动前有充足的思考与判断时间,可以预估行动利弊;而留给前者的反应时间只有短短几秒。

在此情况下,一个“反面”例子是汶川大地震中的范跑跑,当时留给范的反应时间也只有短短数秒,且均处于危情之下。“范跑跑事件”后,舆论对范的评价各执一端,宽容一方坚称其行为出于“生命自保的本性”,反方则认为其做法违背职业道德和责任感。

与“范跑跑事件”相比,“最美中学生”龚钰犇作为一名普通中学生、独子,如果说他要承担什么社会责任,那恐怕只有作为独子对家庭完整性的责任,以及对父母年迈时的赡养义务。

笔者认为,龚钰犇的伟大之处,正是展现了人性深处最纯净的一面,在大卡车迎面撞来的千钧一发之际,仅凭直觉先将同学推开,是本能让他采取了首先保护他人的措施,足以让那些“范跑跑”事件后支持“人性自保论”的看客汗颜。

龚钰犇是学生的道德榜样,但不是普遍意义上学生的道德代表。我们在赞龚钰犇人性之美的同时,也沉思大多数学生的道德教育现状。

我们不得不承认,龚钰犇所展现的“最纯洁一面”,在当代学生身上并不常见,我们见到更多的,是当代学生表面上的圆滑和内心处的冷漠。从小学到高中的“被安排”与“被考试”,绝大部分学生已将“被考试”作为目标,将“被安排”作为常态,失去了独立发展思想的能力与意识。冷漠的年轻人,何以有助人为乐和见义勇为的热情。“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这种“既圆且方”的说法,流传于教师之中,流传于教育系统的官员之中,也像数学公式一样被死记在中学生的脑子里。但请记住,教而不化,不如不教。

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高考、考研或者“公考”……在学生们20多年的考场浸淫下,让中国人看起来跟犹太人一样爱学习。但中国式学习,主要是针对考试,反复做题、比拼分数。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模式下,当下的学生多了份权衡利弊的心机,少了份舍己为人的勇气;多了份瞻前顾后的缜密,少了份热血沸腾的果敢。

多了些许、又少了诸多,笔者不相信“人性自保论”,也不相信学生本就如此,此实为学生本性的变化,实为学生本性之所失。而此“所失”,不只与教育系统有关。与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潜规则、与媒体对阴暗面的集中炒作、与很多社会人的不正三观,都有干系。

道德,即人类精神的自律。去年“小悦悦”事件后,舆论大谈“道德缺失”,其实具体到个人,“道德行为”的发生还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判断“该不该做”和衡量“能不能做”。

判断“该不该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人之本性,很少有人看到乞丐不怜悯,看到暴力不气愤,而“能不能做”,则由社会规范说了算。如果舆论报道在社会上形成了某种“做好事反而吃亏”的集体认识,这种认识很快就会转变为社会规范,即使人们内心明白这件事该做,也未必会去做,因为其不符合规范,会承担“违规的风险”。

从“最美中学生”龚钰犇身上,我们看到了久违的人性之美,这种心灵瞬间爆发出的力量是令人震撼的。如今我们谈道德颇多,“道”即规律,“德”,即好的规律,其目的使“人性的本真”保持完整,抵制世俗侵染。在唤醒了“最美中学生”的榜样力量后,如何通过舆论、媒体对社会规范进行修正,应是找回诸多学生之所失的下一个着力点。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