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钰犇康复需要社会守护

2012年11月28日 10:08作者:伊茂林来源:大众网

我们呼唤“最美”和铭记“最美”的同时,也要理性的守护这份“最美”,让右腿截肢的救人者和已有心理阴影的被救者默默康复起来,才是社会对于这份“最美”真正的守护。

大众网特约评论员 伊茂林

   

    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一个“最美中学生”的故事在网络间被热传:山东省枣庄市枣庄二中高三学生龚钰犇,在车祸来临的瞬间,一把推开同学褚浩,自己却被压在车轮下,致使右腿高位截肢。龚钰犇家是低保户,而肇事司机也承担不起巨额的医疗费。据了解,治疗目前已花费了10万元,将来还需要进行多次小范围手术治疗、安放假肢以及营养支持治疗等,最终花费多少还很难说。

    看了这则消息,让人感到心里很复杂,这个“最美中学生”让人钦佩,油然而生敬意。但他的遭遇又让人很难过、很心疼。在那生死一瞬间,他为什么能有舍己救人的举动?他没有时间考虑过后果,这个时候迸发出来的举动完全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源于他内心的善良,这是他良知、本性的自然流露。很难想象一个自私自利、贪生怕死的人,生死关头会有那样的举动。所以,可以说龚钰犇的美是一种源于内心的美,这也证明,现在的年轻一代,他们身上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真善美的基因。

    201258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危险瞬间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的张丽莉,被称为“最美女教师”。如今山东又涌现出了一个“最美中学生”,他们的举动,让人们更加坚信爱的存在、爱的无私和爱的伟大。“最美”是人们对正义、善良、无私、无畏的认同、赞誉和呼唤;“最美”代表的是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

    社会对“最美”的态度,有一种导向作用,虽然为善者无所求,但社会大众不应无所谓。只有共同铭记“最美”,才会让“最美”在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代代传承。不要忘记“最美”,不过是最底线的要求。制度上的有效保障,较之自发的记忆更持久也更耐磨。所以,对“最美”来说,精神慰藉固然重要,物质激励也不可或缺。尤其是如何对“最美”有一种持续的关心、照顾、保障,能折射出社会的进步。

    我们呼唤“最美”和铭记“最美”的同时,也要理性的守护这份“最美”,让右腿截肢的救人者和已有心理阴影的被救者默默康复起来,才是社会对于这份“最美”真正的守护。也许在泛滥的镁光灯下,救人者和被救者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大犇”身体上的伤害我们没法弥补,但因过度炒作而对其造成的心理压力,我们却能控制;褚浩心中蒙上的阴霾我们无法轻易拂去,但社会却能做到平静而不去打扰这个孩子,让他不会产生更大的不必要的愧疚甚至负罪感。

    人们呼唤“最美”,某种意义上说是因为的“最美”的缺失;人们守护“最美”,就要站到“最美”的立场上去思考。我们弘扬这种“最美”的精神,并不是鼓励人们不顾危险、不计后果的见义勇为,而是形成一种爱心涌动的社会氛围,让生活在这个氛围中的人们,都能保持一种善良的本性。过度的炒作,对“最美”的康复无益;一味的清谈,对“最美”的守护无益。施救者“大犇”可以临危舍己,丝毫不权衡个人利弊,被救者褚浩在事后也丝毫没有逃避,他们都是勇者。如今,我们也该少说多做,务实地、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了。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