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战略助推苍山迈向蔬菜产业强县

2013年04月11日 07:04作者:来源:

苍山县是著名的“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洋菜园”,蔬菜面积102万亩。2015年前,合作社将完成荒山坡地整治2000亩,2016年基地将达到6000亩,带动农民整治荒山4000亩,实施建设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的目标,带动更多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苍山县是著名的“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洋菜园”,蔬菜面积102万亩。随着现代蔬菜产业的深入推进,该县以“高端、高质、高效”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着力转方式、调结构、优布局、提质量、增效益,从分散种植到集约发展,从卖蔬菜到卖品牌,苍山正从蔬菜产业大县大踏步迈向产业强县。
基地升级:
  筑牢基础走高端
  围绕蔬菜产业优势,该县发展万亩以上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 39处,其中优质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2万亩,科学制定了“苍山县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和出口农产品示范区建设三年规划”。
  基地蔬菜在种植过程中由专业技术员进行指导,严格按照“安全、高效、优质、生态”的要求,对选种、种植、施肥、用药、采摘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操作和管理。积极引导种植精、细、特高品位蔬菜,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提高蔬菜质量水平。基地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四个要求统一进行。通过“科普村村通”、技术服务组织和科技特派员等方式为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并培植出一批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村。逐步形成了以县级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村为基础、农民自办服务组织为补充,多位一体、纵横连贯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苍山县在各个基地设立了种植协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 “协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基地”、“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种形式对基地内蔬菜进行技术指导、合作服务。目前,该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301家,发展社员11.6万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联合发展、抱团发展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质量提高:
  严格检测保高质
  “现在我们蔬菜已进入各大城市的高端市场,每批蔬菜都装有蔬菜检验合格证,比如这黄瓜摘下来用纸一擦就可以直接吃,没有任何农药残留。”华凯蔬菜批发市场收购商郑祥玉介绍说。该县为确保输出蔬菜质量,以山东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依托,共引进、试验、推广了120个名、特、优蔬菜新品种及多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投资400多万元建成了山东省首家农(副)产品检测与监控中心,配置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液相、气相、原子吸收等检测设备,可进行药残、肥残、重金属等100多项指标的检测。在蔬菜集中产区乡镇、鲁南、艾曲、天马、曹湾等蔬菜批发市场以及龙头加工企业建立了质量速测站,对农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形成了以检测中心为龙头、以速测站为基础、以抽检为补充的检测与监控网络体系。
  代村基地种植户田理想对蔬菜送检感到习以为常:“现在农产品供给丰富,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只有打出优质、健康、安全的品牌蔬菜,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目前,该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 20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4个,绿色食品认证177个,有机食品认证11个,地理标志产品认证3个。
品牌销售:
  渠通四海促高效
  围绕蔬菜品牌销售,该县成长起了新苍山、绿南福等三十多个著名蔬菜商标。“苍山大蒜”被列入世界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达到47.43亿元。品牌销售不但提升了苍山农产品质量和档次,也在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让苍山蔬菜走进高端市场变成了现实。
  在蔬菜销售过程中,苍山做到“净菜入市”,每天下午菜农把采摘的蔬菜运往基地收购中心,经过层层检测、分拣,把不合格的蔬菜淘汰掉,然后统一包装,运往各大销售点。鲁南、龙湾、天马、南苑等21个蔬菜市场大力推行场地挂钩,直接将蔬菜配送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超市、机场、部队、学校、酒店、高速公路服务区,实现了“精菜入市、净菜进厨”。
  发展培植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苍山拉长蔬菜产业链条的新举措。该县通过政策扶持、招商引次培植发展了神大集团、黄埔集团、益星公司等一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了FD冻干、AD烘干、速冻、保鲜、腌渍、油炸、调理食品等十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带动起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项目的兴起。
  目前,该县蔬菜加工企业发展到363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6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29家,年加工贮藏能力100万吨,产品销往欧美、韩国、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山东省主要蔬菜加工出口创汇区之一。
为了大地的丰收
——— 苍山实施高产创建促粮食增产纪实
  近日,总投资2300万元的“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在苍山县兰陵镇召开动员大会,4.6万亩高标准粮田将在这片沃土拉开帷幕。“兰陵镇的变化,只是苍山县高产创建发展的一个缩影。4年时间的高产创建,使苍山县粮食总产从45.7万吨增长到了75.5万吨。”该县农业局长郭再立说。近年来,苍山县把粮食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通过示范带动,加大科技投入,着力推进高产创建项目,粮食产能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九年连续增长。
领导重视+示范带动产生1+1>2效应
  苍山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是“立县之本”。为了做好高产创建的协调工作,该县加强领导,着力推进高产创建工作,使之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同时,该县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调度,总结工作经验,安排新一阶段的工作,确保了高产创建项目的扎实推进。
  抓示范,以点带面获佳绩。该县按照“农田基础条件较好、工作基础扎实、农机推广网络健全、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原则,在7个乡镇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11处。在兰陵镇开展整乡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4处,在这些示范片,大力发展农机、植保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代耕代种代收、代防代治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推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草害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统一秸秆还田等“六个统一”业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的步伐。
  科技 培训 示范 一个都不能少
  靠天靠地不如靠科技。该县结合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农技推广示范县等项目的实施,抽调农技、土肥等20多名技术骨干组成“讲师团”,发挥其优势和特长,利用农村集市人多面广的特点,开展科技赶大集活动,发放技术资料和明白纸。通过层层技术培训,该县每年培训16万人次,编印发放技术教材2万份,技术明白纸20万余份。
  积极实施农技人员进村入户。该县从农技推广人员中遴选100多名技术指导员对项目区实行包乡、包村、包点,每名技术员包2-4个村、20~40个农户作为联系点和示范户,做到“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同时,技术人员还建立技术指导手册,详细记载所包农户的家庭电话、技术指导内容和时间,作为项目负责人考核技术指导员的依据。
  该县把高产创建项目与科技入户工程结合在一起,把整建制乡镇114个村和万亩示范片的50个村,按每村10户标准,选择了1640户作为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负责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并配合包村技术指导员搞好高产创建工作。另外,示范户还主动向周围农户传授新技术,每个示范户带动周边20个以上农户实现共同增产增收。
  科技服务“趟”出新路子
“万亩片有技术专家、百亩方有技术骨干,十亩田有技术标兵”这是该县为自己制定的高产创建技术要求。该县分区域、分层次推广新的农技服务模式,通过层层培训、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做到了高产创建万亩片和整建制乡镇户户都有明白人,技术应用到位率达到95%以上。该县把农业科技推广与示范、标准粮田建设、千亿斤粮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和小麦良种补贴等项目“糅合”在一起,通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优良品种和增产技术,提高了广大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了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同时,该县创新农技推广模式。2万本科技农时挂历,在为农民朋友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时也把实用高产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有了这样的挂历,农民朋友足不出户,便可按照技术要点,对照开展农业生产活动,受到农民朋友的欢迎。
向城镇5万亩标准化基地引领现代农业新发展
  向城镇党委、政府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树特色、壮规模”的发展思路,从蔬菜生产、流通和品牌等环节入手,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集约经营,使全镇的蔬菜生产规模、品质和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进一步提升了山东南菜园的影响力。目前,全镇规划建设了苏圈、龙湾等9处共5万亩的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蔬菜品种达到30多个,蔬菜复种面积13万亩,年产蔬菜12.5亿斤,产值13亿元。
  突出特色,倡导标准化生产,促蔬菜质量的提升。该镇积极引导菜农按照“五个统一”的标准,大力发展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统一规划。按照蔬菜种植区域和便于示范带动的原则,按照“种植区域化、品种优良化、生产标准化”的要求规划建设5万亩标准化基地;统一土地流转。指导合作社与村委会合作,将蔬菜基地内的的土地从农户手中返租过来,由合作社或公司统一整理开发,开发后的土地承包给菜农,解决了过去群众的土地零星、一家一户无法完成规模种植的难题;统一建设。通过“政府+公司+农户”的投资模式,配套各项设施;统一管理。基地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由县农业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推行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选种、种植、施肥、用药、采摘等全部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操作,提高了蔬菜品质;统一采收。基地内的产品由合作社统一按标准采收、商品化处理和包装。通过优质蔬菜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及示范带动作用,蔬菜的质量和食用安全得到保障。
  立足优势,扩大产业规模,促蔬菜发展空间的拓展。为更好地服务于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拓展蔬菜销售渠道和发展空间。突出市场建设。目前,全镇拥有鲁南、华凯等5家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辐射周围12个乡镇,年成交各类蔬菜8亿多公斤,交易额近20亿元;全镇拥有12家恒温库,每天可暂存蔬菜200多万公斤;壮大物流企业。目前,被誉为“中国第一冷链物流企业”的荣庆公司拥有各类运输车辆1300多台。在蔬菜生产旺季,每天有200多万公斤的蔬菜运往全国各地,菜农早上采摘的蔬菜下午就可到达各大城市的蔬菜市场,晚上就可走上城市居民的餐桌,实现了“渠通四海,菜销天下”格局。
  打造品牌,提升知名度,促蔬菜经济效益的提高。得益于蔬菜种植标准、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该镇华凯、龙湾等合作社有19个产品通过了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A级认证;4种产品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认证,全镇取得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的企业(合作社)8家,有机食品认证个数4个、绿色食品认证个数56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个数3个,通过质量检测和商标注册的蔬菜,每公斤价格比普通菜高出0.5-1元左右增加了农民收益。同时,通过蔬菜深加工,提高了蔬菜生产附加值,促进了蔬菜产业的综合发展。
苍山玉清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架起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
  走进苍山玉清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办的林果基地,无不被这里发生的巨变感到惊讶:几年前的荒山,如今变成了果树成行、林果飘香的“花果山”。到目前,玉清合作社入社社员1000户,注册资金3600万元,资产总额4000万元,基地规模达到3000亩,合作社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架起了农民通往市场的桥梁。
  玉清合作社林果基地位于苍山县生态环境优良的西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抱犊崮景区,距千年古寺---灵峰寺不足2公里。合作社的创办人王玉清曾经在建筑行业打拼多年,当他看到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亲水的自然环境,感受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淳朴绵长的人文环境。王玉清抱定了回报社会、致富群众、保护环境、造福后人的信念,整治荒山坡地,治理水土流失,实施综合开发,引领基地区域内16个村庄的群众“靠山吃山”,走上了富裕之路。
  玉清合作社在开发建设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破解发展难题。首先是解决“水”的问题。打300米深机井一眼,建100立方米雨水集蓄池两座、60立方米高压输入滴灌池两座,铺设了6000米输水管道引水上山;解决“电”的问题。安装了两台变压器,架设了15000米输电线路;解决“路”的问题。修筑了水泥硬化道路和沙石路共9600米,实现了基地区域内道路循环;集中打造环境。建设了500平米的合作社办公、服务场所,完成了基地区域内道路绿化和安全隔离设施建设。
  在产业开发中,合作社坚持突出特色、以业为主、综合开发、多业并举,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之路。先后实施了荒山坡地整治一期工程,建设了1000亩梯田果园,引进了国内外近20个葡萄、樱桃、蜜桃等新优品种,让荒山披上了绿装。为提高果树种植的综合效益,合作社大力实施立体种植。在果园里种植西瓜、甜瓜,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技术,采用了滴灌、吸虫灯、粘虫板、蜜蜂授粉、果实套袋等节水、生态栽培技术,使生态得到进一步改善。通过发展生态养殖,草鸡和蜜蜂养殖等都已初具规模,以此为契机,通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吸引了大批的游客来基地体验采摘的快乐,亲近自然、体验采摘,感受田园生活。
  按照总体规划,玉清合作社将在一期工程开发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二期工程。首先是扩大合作社范生产基地规模。2015年前,合作社将完成荒山坡地整治2000亩,2016年基地将达到6000亩,带动农民整治荒山4000亩,实施建设万亩优质果品基地的目标,带动更多的山区群众脱贫致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