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建设自己的演出院线

2013年09月19日 09:22作者:王红军来源:大众日报

留下一批大型的文化演出场馆,这是十艺节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果。有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性演出院线中巡演的剧目,来源于国外的演出大约占到总演出的60%以上,我们艺术院团制作的产品大约占20%。

  留下一批大型的文化演出场馆,这是十艺节实实在在看得见的成果。就在这几天,仍不断有人询问:这些文化场馆在艺术节后怎么运营?

  现在,已经有不少演出院线瞄准了这些演出场馆。但是,我们更应该投资建设自己的演出院线,而不是简单地交给成熟的演出院线“了事”。因为,这不仅关乎场馆赛后利用问题,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演出品牌。这可以从艺术之都纽约得到启示。

  “在纽约,天上掉下块砖头,不是砸到银行家,就是砸到艺术家。”过去50多年,纽约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艺术之都,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文艺表演闻名于世。

  纽约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这不仅是政府投入多少的问题,更是把“好钢用在刀刃上”。2013年,纽约市在文化方面总投资为1.5亿美元,居全美第一。但政府的文化投资并不是盲目的,文化产业链顶端的演出或晚会全部由私营机构主办,政府少投资或者不投资;已经成熟的商业化演出不仅不投资,而且还要征税;政府投入最多的是各种“草根”艺术团体、社会公益性基层文艺社团,它们被视为文化产业链的基础。

  目前,我们的部分剧院采用的是委托运营模式。在已经建成的大型演出场馆基础上,财政给予一定补贴,因此观众可以享受到低票价。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从长远来看,扶持基层大众文艺团体,满足基层文化需求,才是文化发展之本。

  有统计数据显示,现在全国性演出院线中巡演的剧目,来源于国外的演出大约占到总演出的60%以上,我们艺术院团制作的产品大约占20%。这种数量上的差距,不仅仅来源于院团的艺术水平和演员的艺术素质,更多的来源于艺术产品的创作导向和市场运营方面的不足,也就是演出院线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国家话剧院制作总监李东认为,院线能够有效地实现“软件”(剧目)与“硬件”(剧场)的对接,既使院线提前掌握了优质节目源,又使院团可以根据可预知的演出场次、规模和地点进行剧目生产,为双方都降低了风险,化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从山东来看,我们自身的演出活动很丰富,引进的演出项目也很多,但是演出的品牌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一是演艺公司、演出中介小而散,缺少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二是没有形成全省统一的演出院线,大家都在“单干”,各自为战,没有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这是我们多年来致命的薄弱环节。

  今年6月,文化部会同中组部、中宣部等8部委联合制定《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表示:“支持文艺演出院线建设。支持一批重点文艺演出院线企业发展,整合剧场和剧目资源,降低演出流通成本。”

  十艺节留给我们的,有一批演出场馆,还有一大批艺术精品。因此,我们不仅要考虑场馆利用问题,还要把这些优质的精品演出资源经营出去,这就必须考虑投资建设自己的演出院线,让观众有的看、演出公司有的赚,从而实现“多赢”的目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