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构建城乡“一刻钟”文化服务圈

2013年09月19日 10:36作者:彭辉来源:大众日报

自从村里“农家书屋”启用后,每天到这里看书就成了文登市泽库镇前岛村村民李春刚的“必修课”。结合筹备“十艺节”,该市创作编排的大型现代吕剧《乳娘》入选全省“十艺节”重点剧目;选送的小吕剧《一个钱包》、数来宝《登陆上海滩》成功入围群星奖全国复赛。

  本报威海讯 自从村里“农家书屋”启用后,每天到这里看书就成了文登市泽库镇前岛村村民李春刚的“必修课”。随着威海市“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建成,像李春刚一样,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威海百姓出门步行15到20分钟,就能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服务,或进农家书屋舞文泼墨、网上冲浪,或去社区广场来一段“快三慢四”,还可以进文化大院弄丝竹管弦、醉京腔京韵,生活底色浸染上了浓浓的文化气息。

  今年以来,威海市相继启动“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一批重大公共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所有街道(社区)都建立了社区文化中心和社区文化广场,2475个较高标准的文化大院和1129个农家书屋星罗棋布,市区公共文化场馆实现免费开放。

  6月18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戏剧类复赛在威海举行。作为承接比赛的场馆,刚刚投资1000多万元升级改造的威海国际会议中心剧场,以其一流完善的设施赢得选手一致赞誉。规划建设了一批综合性文化场馆和公共设施,市美术馆建筑面积5760平方米,拥有展厅面积2170平方米,设施条件居全省前列,年均举办各类大中型展览30余次。与此同时,市图书馆、市群众艺术馆新馆相关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进行,将于近期正式动工。

  各市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不甘落后:荣成市建成了“渔家傲——荣成人与海”历史文化展馆;文登市市民文化中心和博展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高新区文化艺术中心、经济开发区市民文化中心、工业新区蔄山文化中心、万发文化中心先后对外开放。在镇级,威海市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全市72个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该市还结合城中村改造加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目前已形成了设施功能完备的社区文化中心103处。

  为了让广大农民能够享受到高品质的文化服务,威海市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作为农村文化工作的重点,引导村村建设文化大院、农家书屋。为发挥网络的传播优势,该市将农家书屋纳入全市图书集群网络服务体系,新增流动图书8万册;建设完成了530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规范化站点,新设立电子阅览室示范点61个。该市农村文化大院规范化建设与服务项目入选首批47个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目前已顺利通过文化部检查验收。

  按照“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的安排,该市还组建了106支农村放映队,年均放映公益电影3.2万余场,实现了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在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文化站免费开放的基础上,威海市美术馆也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常年举办的高水平展览,成为提升市民艺术素质的新阵地。

  有了丰富完善的载体,威海市文化惠民活动日趋活跃。文艺演出、节庆赛事、展览展示、公益讲座、免费培训等文化服务 “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主题”。与此同时,“幸福威海”、送欢乐下基层、“幸福四季·好运荣成”、“百姓放歌·唱响文登”、“母爱文化节”、“瀚海情”、“皇冠之夏”等一批有广泛影响力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交相争辉。

  “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形成,丰富了市民文化精神生活,也激发了基层群众的创作激情,该市艺术创作硕果累累。反映汶川震后山东援川事迹的羌风鲁韵歌舞剧《鲁川情》荣获省“精品工程奖”,华夏城旅游集团公司打造的360度大型山水实景演艺《神游华夏》荣获“泰山文艺奖”,戚建波创作的歌曲《好男儿就是要当兵》荣获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由该市导演孙宪拍摄的中国首部鸟类故事片《天赐》荣获第四届德国科隆电影节“最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大奖和“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结合筹备“十艺节”,该市创作编排的大型现代吕剧《乳娘》入选全省“十艺节”重点剧目;选送的小吕剧《一个钱包》、数来宝《登陆上海滩》成功入围群星奖全国复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