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际明:做一辈子好事

2013年09月26日 11:04作者:高宏亮 张秀红来源:太原文明网

鲁际明,男,汉族 ,1946 年 11 月生,中共党员,太原一建集团公司二分公司工会原主席。鲁际明四十年如一日信守着“敬师如父、永不变心”的承诺,坚持抚养师傅三个遗孤,为她们铺设人生道路上的每块砖瓦。

擅长剪纸的鲁际明

  鲁际明,男,汉族 ,1946 年 11 月生,中共党员,太原一建集团公司二分公司工会原主席。

  鲁际明四十年如一日信守着“敬师如父、永不变心”的承诺,坚持抚养师傅三个遗孤,为她们铺设人生道路上的每块砖瓦。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他常说这句话,这句话也承载着他的精神世界。

  鲁际明属于特有亲和力的那种人,声音略哑,说起话来眼睛大半会弯成一条缝,而且还老有一些自己总结出来的押着韵的俏皮话,“我这人呐,一辈子不打不闹,不给不要,不争不抢,不卑不亢……”

  67岁?看上去一点也不像。

  正是这个“年轻”的老者,不久前荣获了第四届山西道德模范称号。2月28日,在太原举行的颁奖典礼上,主持人敬一丹问:“你做好事的动力源自哪里?”他答道:“一个人,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还是这句话。

  恩人

  鲁际明这次获奖,主要原因是他信守对师傅“尊师如父、永不变心”的诺言,担当起抚养师傅三个遗孤的重任。

  鲁际明童年甚苦,打小过继给养父母,家里穷,上完小学就没再念书,早早进入社会挣钱养家。生活的磨难使得鲁际明的意志力极坚强,他卖过烧土、捡过破烂、扫过马路,总之只要能生存,什么都干。“有人说不抽烟不喝酒不算男人,我说不长恒心不长志气才不算男人!”

  1964年,18岁的鲁际明成为太原一建的一名瓦工,并且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人——师傅黄天锁。黄天锁当时是七级瓦工,在单位业务拔尖,为人低调,连续几届当选山西省人大代表。黄天锁对鲁际明的关怀可谓无微不至,除了工作,更多的是衣食住行,使这个从小在呵斥声中长大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般的温暖

  鲁际明和师傅签订了为期3年的师徒协议。在师徒纪念照上,鲁际明郑重写下“尊师如父、永不变心”的诺言。

  1982年的一天,黄天锁突然去世。鲁际明悲痛不已,赶赴河南帮助师母料理完后事后,鲁际明对疾病缠身的师母说:“我不会忘记对师傅说过的话,我们是一家人。”从此,本已拮据的鲁际明,每月都要给师母一家寄钱。5年,60个月,雷打不动。

  5年后,师母撒手人寰。将两个老人合葬后,鲁际明毅然挑起抚养3个师妹的重担。

  鲁际明向一建公司领导汇报了情况,提出把三姐妹接到太原的要求。这引起了领导的重视,遂将当年公司的农转非指标优先给黄家三姐妹。为了给3个师妹落户,鲁际明在半年的时间里反复往返于晋豫两地,奔走于相关单位,最终换来了3个师妹的太原户口。

  突然多了3个人,使得这个家庭更加困窘。鲁际明更加勤奋工作挣钱养家。三姐妹把他当主心骨,他把她们当亲妹妹。大师妹刚上班不久,在工地病倒了,他立即买了营养品前去探望;二师妹患肺结核病住院,他就让亲生女儿当陪侍,自己担起送饭任务。日月如梭,两个小师妹也长大成人了,鲁际明为她们找工作,还为婚事操心……

  现在鲁际明已经是14口之家的“掌门人”,每逢大年初二,他都招呼师妹们回家吃饭,一家人围坐一起其乐融融。

  三姐妹逢人便说:“没有鲁师哥就没有我们黄家姐妹,鲁师哥是我们的大恩人!”

  好人

  师傅有恩于己,自己再施恩于师妹,如果说,这种恩惠算是“礼尚往来”的话,那么,鲁际明对其他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典型的不计回报的乐于助人。而履行诺言,照顾3个师妹,也成为鲁际明乐于帮助别人的起点。

  一位已故职工的家属,从农村来到太原寻找离家出走的女儿。鲁际明知道后,二话不说,又是张罗住处,又是帮助寻找,一直忙到晚上11时,在回家途中还不幸被汽车撞倒压断了腿。

  一位已是大龄青年的同事,在老家办喜事,鲁际明连夜剪了一叠喜字,又坐火车去了老家把喜字贴好,草草吃了饭,连次日的正席也没吃就赶回了太原。后来,又得知这个同事的妻子患有不育症,鲁际明就四处托人找医生,小两口终于有了一个大胖小子。 当时有人很不解,何必这样呢?鲁际明回答说,这样做心里舒坦。

  在单独与鲁际明对坐聊天时,给人乐观开朗印象的鲁际明,回忆起身世几度落泪。他对记者坦陈心迹:“我是苦命人,我曾经是个很自卑的人,甚至都没有结婚的打算。人们常说,要想知道李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我是真切尝到过苦的滋味,所以我不想让别人受苦。”

  好一句“不想让别人受苦”。朴实,却撼动人心。

  因为鲁际明热心肠,周围很多人找他帮忙,尤其是婚丧嫁娶。有时,半夜两三时打来电话,鲁际明根本无怨言,放下电话,穿上衣服就出门。

  鲁际明是有心人。上世纪80年代初,别人办喜事,他去帮忙。那会儿不像现在,“喜”字不易找到,他回去就学着剪“喜”字。久而久之,大家办事都习惯问他要“喜”。再后来,老鲁居然可以把十二生肖剪进一个“福”字,他的剪纸变得远近闻名,甚至还有老外慕名而来。

  一件件小事为鲁际明赢得了一建公司职工的尊敬和爱戴,在他退休后,每逢公司举办重大活动,领导都不会忘记邀请老鲁来参加,他是不折不扣的——座上宾!

  单位领导同事和街里邻坊们常说,“老鲁那人,有求必应”。

  当然,大家说的更多的是:“老鲁啊,好人!”

  名人

  鲁际明在会议室接受采访,领导恰巧推门进来,笑着打招呼:“鲁师傅来啦”。

  鲁际明出了会议室下楼,一个年轻的小姑娘看到他,叫了一声“鲁老师”后,快步赶上来和他聊天。

  鲁际明走出办公楼,在大院里,有正在擦车的司机看见他,主动停下手中的活儿:“鲁师傅……”

  鲁际明是名人,在一建,大家都认识他,也都尊敬他。但可不止在一建。

  这么多年,经鲁际明手操办的红白事不计其数。老鲁有经验,办事严谨细致,这是有口碑的。大家口口相传,老鲁也便有了名气。比如上周,就有一位素不相识的人经朋友介绍,请老鲁去北京帮助操办白事。而当年郭曾烈士出殡也是由鲁际明操办的。

  老鲁帮忙办事有原则,不管认识不认识,从不收钱,就是帮忙。“今年正月,我就退回去万数元钱。”

  看淡吃穿用,喜欢帮人,朋友多,人缘好,心情一定舒畅,可能也因为这样,第一次见到老鲁的人,大半都会觉得他很年轻。

  不过老鲁有他做人的原则——低调。那天在颁奖现场,鲁际明是“诚实守信”组别,排在第五组上台。于是,他就细细地听其他楷模的事迹介绍。“我发现人家都比我强,我做的都是一些小事,跟人家比起来,我就太渺小了,根本不值一提”。

  但不管怎样,鲁际明认为一个人做事重在坚持,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毛主席说,‘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还差得很远……”这话,在我们临别时,他又说了一遍。 (高宏亮 张秀红)

中国文明网“爱心平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