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么给你,我们的地球?——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大家谈

2013年04月19日 10:58作者:赵 凡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无论如何,人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包括身体和梦想,包括民族和国家,包括文明和进步,都附着于一个共同的载体:地球。“国土资源部门要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碳汇、碳储,在地热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以及浅层地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方面多做工作。

  无论如何,人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包括身体和梦想,包括民族和国家,包括文明和进步,都附着于一个共同的载体:地球。

  1970年,由美国环保主义者发起的纪念“世界地球日”的活动,可以看做人类对地球致敬的一种仪式。有意思的是,在没有任何利益驱动的背景下,这个仪式竟然在此后的40年间在全球范围生根,证明了这样的事实:我们的确都在认真反思自己和地球之间的关系。

  2010年的4月22日,全球用不同的方式举行地球日纪念活动,这已经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结合发展实际,用“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三句话作为纪念活动的主题,希望由此来提高国人对国土资源国情国策的关注和认识,让转变发展方式落实在行动上,让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理念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

  纪念活动丰富多彩,从北京到全国各地,从内陆到澳门,展览、论坛、科普和科研活动,全民参与,举行了一场为地球而设、为地球日主题而设的典礼仪式。

  然而,这样的主题对于我们究竟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就在地球日前夕,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不同的专家学者,他们从不同的侧面展开了对地球日主题的诠释。

  珍惜地球资源:

  历史发展中凝练出的高度共识

  地球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是“母亲”,也是“家园”。说它是母亲,因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所有基础资源都来自地球。说它是家园,因为迄今为止这是唯一能够适宜人类世代耕作、繁衍生息的地方。受惠于地球资源和地球环境,人类文明在近代200多年的时间里大跨步前进,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也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球负荷越来越沉重。在过去的100年里,由于人类过度向地球索取资源,地球资源的存量加速耗竭,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特别是二氧化碳的超量排放,给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敲起了警钟,人类正在承受极端天气带来的种种危害。

  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司长姜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从地质历史的视角谈到今年地球日的主题。在他看来,这一主题准确地反映了我们当下对人类与地球关系的醒悟和力求改进的态度。

  他说,经过了46亿年的演变历史,地球形成了4个圈层。而恰恰是这四个圈层,承载了人类的生存:大气圈给人呼吸的氧气;水圈提供人的有机循环水资源;生物圈提供生物链资源;岩石圈提供我们立足的空间、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

  这些对人类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资源”,实际都有自己的特点。第一,它既是人体基本需要,也是人类发展需要。第二,它是漫长历史中进化演变的结果,具有不可再生性。比如煤、石油、铁这些资源根本就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反,它们是可以用尽耗竭的。第三,分布不均,丰度不均。矿产资源在有的地方富,有地方就很贫。比如煤资源,中国北方多,南方少;铁资源,澳大利亚富矿多,中国则多是贫矿。第四,利用这些资源,必将带来物质(元素)的重新分布和环境的变化。

  以上特点决定了我们对它应有珍惜态度。珍惜资源对于人类,其实就是珍惜自己。因为如果不这样,受到惩罚的,将是人类自己。

  中国矿业联合会顾问傅鸣珂的观点另有特色。他说,珍惜地球资源不等于把自然资源封存起来。珍惜地球资源首先要尊重地球资源,要尽可能让地球资源为人所认知并且物尽其用。

  怎样才能做到物尽其用?

  傅鸣珂认为,一言以蔽之,就是开源和节流。一方面要进一步认识地球资源的价值,充分挖掘地球资源的潜力,推动自然资源在更深度和更广泛领域的被发现和被利用。另一方面,要从各个角度审视过去的发展,全社会总动员,形成节约资源的合力。

  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认为,珍惜地球资源,首先要提高全民节约资源的意识。对资源的开发利用到今天,节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比开矿本身还要重要。这一点,已经越来越多地得到有识之士的共识。当前重要的是,政府需要用足够有效的手段控制资源的浪费。

  转变发展方式:

  我们不得不进行全新选择

  人类历史300万年,文明社会不到1万年。在历史的进程中,人类为了生存,无时不刻地在索取地球资源: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饮用淡水,食用食品,使用工具。进而,人类的进化史是对地球资源索取方式的不断进化历史:从一开始不改变自然物理化学属性的采摘野果、狩猎、捕鱼,到后来的烧制陶器、铸造青铜铁器,乃至到石油化学工业时代。

  人类利用地球资源源自天然本性,利用的方式却可以选择,因为这种方式,反过来对地球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洪涛在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传统观点认为,地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是不合乎实际的。实际上,地球资源有限,地球环境承载力也有限,我们不可以肆意地、不节制地索取和破坏。

  追溯历史,姜建军说,当50万年前的周口店人学会了聚火,开始利用薪柴能源的时候,就来开了砍伐树木、人为释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先河。一直到农耕时代,人类一边利用地球资源,一边污染地球环境的情况从未中断过。

  然而,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对资源的利用和对地球的污染被突然提速和放大了。大规模开发矿产资源,粗放型的利用方式,地球资源在200年间锐减。整个20世纪的100年,人类消耗了2650亿吨石油、1420亿吨煤炭、380亿吨钢、7.6亿吨铝和4.8亿吨铜。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出了全球承载力,人类在加速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

  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经受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

  张洪涛一脸忧虑地告诉记者,有数据表明,目前石油静态保证年限(储采比)已经只有42年,天然气60年,煤122年,铁矿石68年,铜35年。全世界的地质学家都力挽狂澜,竭力制止“储采比”的持续衰减。地球的恩赐——矿产资源,实际上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我们再也不能在经济发展中用GDP挂帅了。必须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提倡高质量、高效率。”他认为,转变生产方式,归根结底是要先转变思想观念,今天,我们更应该提倡中华民族节约为荣、勤俭持家的传统思想。

  珍惜地球资源,对于今天的中国,显然有着更加重大的意义。拥有全世界1/5人口,陆地面积却仅约全世界1/15的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进程中。尽管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迄今已经发现了170余种矿产,即使在全球遭遇金融危机、经济形势十分严峻的2009年,我们仍然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98处,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1.2亿吨,天然气新增探明储量7234亿立方米,铁矿新增查明资源储量35.2亿吨。然而,我们毕竟是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均资源能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耗量又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转变发展方式,节约资源能源,是更为迫切的任务和更加现实的选择。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土地和矿产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60年的时间,我国创造了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新世纪的近十年来,土地保护利用和矿产勘查开采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

  但也正因为发展迅猛,很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凸显。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更大,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2009年7月15日在清华大学演讲中说,全世界40%的能源消耗来自于建筑物能耗。美国大约有3000亿平方英尺的建筑物,而中国在未来15年将新建同等面积的建筑。

  张洪涛认为,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资源短缺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他告诉记者,房地产业需要牵动88个行业,动用大量的资源。但就在这个行业,我们的资源浪费十分严重。有统计表明,中国城市与发达国家相比,城市住宅能耗平均高3.5倍,住宅建设耗水平均高出30%,每平方米建筑用钢材55公斤,比发达国家平均高出20%。

  如此粗放型发展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暴发阶段都曾经发生过,他们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国际地科联前主席张宏仁认为,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肯定会回过头来审视走过的路,也肯定有办法解决遗留的问题。问题在于,中国的资源相比更加有限,中国人口环境压力更大,我们明明有前车之鉴,为什么不现在就学习和借鉴?如果我们用心借鉴别人的经验教训,用心地学习历史,就能够及时避免走弯路。

  中国政府已经深刻意识到,中国不能再继续原来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在人均资源量少、资源禀赋并不优越的基本国情下,在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供给刚性制约,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的两难局面和双重压力长期存在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走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摆到非常突出的位置,提出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

  倡导低碳生活:

  树立新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模式

  发展方式的问题,带来的不仅有资源问题,还有环境问题。

  工业革命后,热值比较高的化石能源(如煤炭、石油)被大量使用,经济的发展伴随着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与人类的战争以及自然界森林火灾、火山爆发本身释放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一起,越来越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

  有数据表明,上个世纪整整100年当中,人类共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同时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从20世纪初的不到300ppm上升到目前接近390ppm的水平。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高碳模式引起全球碳平衡失调,全世界的“碳足迹”已经给全球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敲起了警钟。

  这个观点作为当今世界社会的主流观点,已经上升足以影响全球各国政府的施政决策。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大家在分碳排放的指标蛋糕。

  张宏仁告诉记者,碳排放问题很早就引起欧洲人的高度关注。在他的书架上,一本10年前英国出版的大书,书名叫《碳循环》,就收录了一个叫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组织对1994年全球碳排放的分析报告。

  在翻阅了有关资料后,记者了解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于1988年,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以下问题进行评估: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的潜在影响,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每五年,该委员会将出版一次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

  关于这个组织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气候问题逐渐从科学走向政治经济、走向国际谈判。2007年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中,首次明确指出“过去50年的气候变化很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引起”。这一结论将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此后,欧盟、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出一系列的新政策。而国际气候大会也一再把减排指标当成会议成果的重要内容。

  IPCC的结论并不让所有人心悦诚服,原因之一,它给出的数据和得出的结论发生过多次重大失误,不少人对它的信誉度产生质疑。就在不久前,该组织还正式道歉,说自己在报告中提出的“喜马拉雅冰川将在2035年消失”的结论严重违背事实。原因之二,就是很多科学家从科学的角度,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观点进行重新审视。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在接受采访时,以自己长期研究成果认为,全球短周期的气候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但从长周期看,地球气候的冷、热、干、湿并不稳定,经历了若干次的变化。而气候变化和二氧化碳之间的联系迄今并不明确。科学家试着用轨道论、太阳黑子论、温室气体论等解释气候变暖的现象。袁道先院士的观点是,气候变化的成因需要客观认识。在全球气候的变化中,人的因素占多大比例,需要厘清很多其他因素。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人类生活,但人类不会因此而毁灭,地球更不会因此而毁灭

  科学家强调凡事要讲究科学态度。张宏仁在采访中反复告诉记者,要保护地球,光凭热情是不够的,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要有科学的态度。

  尽管我们对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力有不同看法,但在强调低碳生活的问题上,大家的立场出奇一致。为了拯救自己,我们需要提倡低碳生活。

  倡导低碳生活,是转变发展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资源的利用,消耗越少,造成的污染相对就越小。在2009年末召开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非常明确地强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关键词,低碳生活正在成为有品质生活的标志,更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袁道先院士认为,现代工业化发展模式在处理自然资源与环境问题上存在严重失误。这种失误,给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很多麻烦。比如空气污染、水污染、森林过度砍伐等,这些问题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姜建军说,倡导低碳生活,必须遵循碳循环规律,构建碳循环利用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物质世界107个元素里面,只有5个元素是可以在地球四个圈层中循环,碳元素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释放在大气当中,可以在水中,存在于生命圈中,留存在岩石圈中。生物圈层可以用光合作用吸收碳,就是说植被可以固碳。还有海洋生物也能大量地消耗碳。认识到这样的碳规律,我们就应该知道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学会明智的使用资源。

  张洪涛提出,无论如何,向大气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现象必须要杜绝。低碳不是时髦,而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在低碳问题上,他特别强调要技术进步。

  张宏仁认为,中国能源构成以煤炭为主,随着今后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有没有办法既满足煤炭消费,同时又不增加二氧化碳排放?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很有前景。

  十几年前,挪威的一家矿业公司在开采油气的过程中,出于经济的考虑,决定进行一项有创意的工作:把碳埋藏起来。当时这家公司开采海底气田,油气伴生大量二氧化碳,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按照政府规定,排放一吨二氧化碳收50欧元的税,他们需要为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缴纳5000万欧元的税金。设置和工艺的投入是8000万元,而二氧化碳埋藏避免的税收,让他们不到两年就收回了成本。

  现在全球各国都有相应的实验工作。比如中国也有煤变气等。傅鸣珂在谈到这个问题时,特别强调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他说,我们需要不断研究循环经济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包括科学示范的推广、市场开拓营销、物流运输等环节。使其形成可持续发展产业。他认为现在很需要更全面客观地调查全国地下洞穴状况,为碳捕捉和碳封存提供技术支撑。

  转变和低碳:

  国土资源部门准备好了吗?

  肩负着国家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自然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职责,国土资源部门在保护地球资源和地球环境问题上重任在肩。

  正如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纪念第41个“世界地球日”致辞中所说:“2010年是国家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国土资源领域深化管理改革,加快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的关键一年。‘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的任务极为艰巨,如何切实解决好资源问题,显得更加紧迫而重要。”

  张洪涛认为,围绕地球日主题,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和地质矿产两方面都可以发挥更好的作用,比如用经济杠杆、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管理等各种调控大力推进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同样也应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特别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地质先行,积极寻找新的清洁能源。

  有感于长期的矿产资源调查、管理的实践和研究,傅鸣珂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勘查、开发、利用方式的转变感触很深。在他看来,在对待资源、转变生产方式和倡导新生活理念上,都需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和全社会参与。政府在战略的制定、法规的建设和科学规划、合理引导上要主动积极作为;企业要讲规范、讲科学;个人要身体力行,形成全社会节约低碳的文化风尚。

  傅鸣珂具体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在勘查领域,非常规能源的勘查要尽快提到意识日程,包括页岩气、致密砂岩气、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岩、地热田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都是人类未来很有潜力的替代煤炭的能源。要加强综合勘查与综合评价。对于暂时难以利用的矿产资源,要准确反馈信息,做好储备工作。在开发领域,要提倡精细开采,综合利用。要打破传统矿业发展方式,变劳动密集型为技术密集型,变分散粗放型为集约经营型。通过资源整合,把矿山企业做强做大。要科学开发资源,综合开采共伴生矿,提高矿产资源的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通过科技进步,淘汰落后的工艺和技术,应该把资源的开采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的指标作为获取采矿权的先决条件。也可以用土地为手段,对于落后的采选工艺、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限制批地。同时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利用领域,要大力提倡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把我们现在认为的各种矿山废弃物再资源化。

  “国土资源部门要发挥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在碳汇、碳储,在地热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以及浅层地温资源的调查和利用方面多做工作。”姜建军心里有一笔账。

  经多轮论证研究,国土资源部刚刚启动了四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工程,它们是:“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我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量调查”和“我国低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记者在采访中请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详细介绍了这四项工程。

  他说,全球气候变化地质记录研究的内容,是以第四纪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为对象,开展“全球气候变化的地质记录研究”、深入了解区域性气候事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和规律性。“我国地质碳汇潜力研究”包括岩溶碳汇、土壤碳汇和矿物碳汇三个方面。目的是通过研究水及生物作用对岩溶碳汇的影响,预测未来10年我国岩溶的碳汇效应;通过探索土壤碳汇规律及固碳机理,预测土壤碳汇的未来变化趋势;通过试验研究,构建二氧化碳矿物封存理论体系,基本摸清全国可适宜封存二氧化碳的矿物、岩石、尾矿的资源潜力及其空间分布。“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调查”目的是圈定我国具有二氧化碳地质储存示范工程。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初步形成完成的地质储存基本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提供科学、技术方法体系,为我国二氧化塔地质储存提供科学、技术与工程依据。“我国低碳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包括浅层低温能、地热以及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等清洁能源的调查和研究。目的是摸清它们的分布和埋藏规律,评价其资源量、可开采量和开采潜力,全面促进浅层低温能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水合物的开发,为我国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提供支持。

  关凤峻特别谈到了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工作,他说,这项工作与天然气水合物、干热岩等其他低碳排放地质矿产能源调查评价已经被作为国土资源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点工作推进,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借鉴天津做法,实行省(区、市)部合作,联合开展。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查明全国省会城市浅层地温能资源量和全国地热资源量,划分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制定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建立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监测网。

  他告诉记者,浅层地温能是指在地球表层一定深度内参与热量循环,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被利用的地热资源。与传统地热相比,浅层地温能由于不受地域局限,故基本上普遍适用于世界各地。作为新型能源之一的浅层地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其他能源不可比拟的低成本、可持续利用和环保的独特优点。

  近年来,我国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迅速发展,成为节能减排大军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统计表明,2008年全国通过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实现二氧化碳减排量1987万吨。北京、宁波、广州等城市在20世纪90年代启动了示范工程,开始大量应用于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目前,全国31个省市区均有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工程。应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制冷的建筑物面积近1亿平方米,80%集中在华北和东北南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河南山东等省市。北京约有2000万平方米的建筑利用浅层地温能供暖和制冷,沈阳市已经超过4300万平方米。北京国家大剧院、奥运村、上海世博会等标志性工程都是用了地源热泵系统。

  为全面推进我国浅层地温能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12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的通知》,计划利用3年时间,查明全国适宜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城市(镇)的资源量,划分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适宜区,制定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规划,建立监测网,进一步规范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先期开展工作的北京市、河北省和江西省的南昌市已经初步完成区域勘查评价工作。从评价结果看,潜力很大,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长期从事岩溶地质研究的袁道先对西南岩溶地区地下水的安全特别关注。他告诉记者,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拥有3000多条地下河。但目前这些岩溶地下水资源正面临来自城市活动、工农业生产等造成的污染威胁。岩溶地下水遭受污染后,破坏了长江、珠江间的上游生态屏障,打破了地下水系生态系统已有的平衡。不久前,袁先生就此特别呼吁,希望国家有关部门特别是相关地方政府应切实加强对岩溶地下水的保护。

  人们正在探索各种低碳技术,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碳汇,就是其中一种。上世纪90年代以来,袁道先院士就先后领衔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的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其中,1994年~1999年主持的“岩溶作用与碳循环”,就对岩溶碳汇效应作了深入研究。“我们的研究表明,我国岩溶碳汇效应显著,土壤固碳潜力巨大,在国家二氧化碳增汇减排和缓解温室气体效应的计划中,加强地质碳汇监测研究已经是不容回避的重大科学命题。”袁道先说。国内外岩溶地质观测资料显示,现代岩溶作用对大气二氧化碳具有显著的捕获回收效应,碳酸盐岩溶解回收大气二氧化碳的速率每年超过6亿吨碳。袁先生给了一个形象的数据:1吨的石灰岩溶蚀,能够从大气中回收120公斤的碳。

  袁道先认为,在碳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面前,中国科学家不能人云亦云,必须自主开展研究,取得相关数据和研究结论,做好国家层面战略决策的基础支撑工作。目前,国土资源部已经启动了碳汇科学研究和调查的重大工程。袁道先和他的科学团队将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地质碳汇监测网络的建设中。按照计划,一期建设将集中在较有代表性的珠江流域实施,全国规划建成50个监测站。

  四月芳菲天,每一个春天都预示着一种希望。300万年前诞生的人类也许像当年的恐龙一样,只是46亿年地球历史中的过客。我们今天的努力,为的是今后的发展更加可持续,而这个目的,只有在与地球的和谐相处中实现。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阐述的,中国是负责任的国家,我们言必信,行必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