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生态道德 建设生态文明

2013年04月19日 11:19作者:来源:中国环境报

由姜春云同志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以下简称《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的论述就是这样受到社会关注的著述。对于生态道德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逐一将生态道德的拓展性、综合性、多元性、全球性和批判性呈现给读者。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吹响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号角,明确提出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作为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要内容的生态道德,连同有关生态道德的重要著述,也因此受到社会的关注。

  由姜春云同志主编、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拯救地球生物圈--论人类文明转型》(以下简称《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的论述就是这样受到社会关注的著述。论述以生态道德对于建设生态文明、遏制生态危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主旨,以生态道德的理念、原则和主张为主线,以传统优良的生态道德为借鉴,立意高远,言简意赅,注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问题,具有很强的科普性、系统性、创新性和指导性,很值得认真一读。

  一

  《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论述的科普性,指的是论述虽然篇幅不长,却包含了丰富的生态道德知识,而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其对生态道德的含义及其基本流派的表述是科普性的集中体现。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生态道德尚无一致公认的定义。在此情况下,本书作者不拘泥于对生态道德定义的学术争论,而是综合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着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读者普及生态道德知识。譬如:

  对于生态道德的基本含义,就是从其对传统道德的继承和创新这两个方面去阐述:说生态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主要是指它继承了传统道德的"利他主义"这一人类的道德之源;说生态道德是对传统道德的创新,主要是指它将传统道德探讨的人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拓展为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对于生态道德的基本特征,就是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逐一将生态道德的拓展性、综合性、多元性、全球性和批判性呈现给读者。

  对于现代生态道德基本流派,更是让读者一看便知:主张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的是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类道德关怀的范围应当扩展到动物身上的是动物中心主义;主张道德关怀的范围应当包括所有生命的是生物中心主义;主张把物种和生态系统这类生态"整体"视为拥有直接道德地位的道德顾客的是生态中心主义,等等。这同许多著述在介绍现代生态道德流派时惯常使用的种种深奥莫测的表现手法形成鲜明的对照。

  此外,在阐述传统优良的生态道德特别是中国传统优良的生态道德为当代人类提供的宝贵启示时,本书作者也采用普通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古典文言文引用与现代白话文叙述相结合的方式,简明扼要地将以下6点启示逐一昭示读者:一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论哲学;二是天道与人道一致的信念;三是万物平等的生态价值观;四是仁慈好生的生命关怀;五是"道技之辩"与技术限制;六是"圣王之制"的资源保护传统。这也同以往同类著述中常见的那种连篇累牍地引用一些晦涩难懂的古典文言文的做法迥然不同。这不仅使读者一读便懂,还使读者感到耳目一新。

  二

  《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论述的系统性,主要表现在对于生态道德知识的系统阐述。其对生态道德基本原则的系统介绍是系统性的集中体现。

  首先,阐述了作为现代生态道德重要基石的两个基本原则:第一,是人类平等原则。其中又包括代内平等原则和代际平等原则。前者指的是任何人、任何国家都享有平等的生存与发展的权利,不能以损害别人、别国的发展为代价来实现自身的发展,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后者指的是社会的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且要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体现的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利益。第二,是人与自然平等原则。它指的是以"人--自然"共同体的协同进化与发展为出发点与归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否定人类可以主宰自然的观点,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居于其中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伦理关系扩大到自然,赋予自然应有的道德地位。

  其次,指出了人际平等是以人与自然的平等为基础的。譬如,当一部分人类群体肆意捕杀、享用野生动物,肆意污染大气和水体,滥用土地和砍伐森林等,对自然生态施加不道德行为的时候,这一人类群体同时就威胁、危及另一些人类群体的生活乃至生存。这种对大自然的不道德行为,不仅违背了人与自然平等的原则,也违背了人际平等的原则,也是人际间的不道德。

  第三,指出了人类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发自然、利用自然,应当以不对自然造成破坏为前提,或者至少不能对自然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当人的利益与自然的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应当明确权衡人的利益与自然利益的优先顺序,即生存需要优先于基本需要;基本需要优先于非基本需要;整体利益优先于个体利益。也就是说,当人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人的生存需要优先于生物的生存需要,但是生物的生存需要优先于人的奢侈需要,否则就是不道德的;当人的个体利益与自然界其他物种的整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人的个体利益也不能优先于物种的整体利益,否则也是不道德的。

  第四,阐述了旨在确保上述权衡人的利益与自然利益的优先顺序的实现,公正解决人类利益与非人类生物利益冲突的5项优先原则,即自卫原则、均衡原则、最小错误原则、分配正义原则、补偿正义原则。

  三

  《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论述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全球性生态危机深层根源揭示时的理论创新。

  长期以来,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全球性生态危机,各国有识之士都从不同的角度探寻、揭示造成这一危机的深层原因。正如本书作者所言,最初人们是从自然和技术两个方面去寻求答案。但是后来的事实证明,生态与环境问题并不是自然界本身的问题,也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技术的发明和推广虽然非常重要,但单靠技术仍然解决不了生态危机。随着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深化,一些权威的国际组织又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层面寻求答案。譬如,联合国有关机构就将当前的生态、资源和环境问题归结为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恶果。美国卡特和克林顿政府环境高级顾问詹姆斯·古斯塔夫·史伯斯,更是在其醒世之作《朝霞似火》一书中逐一指出了导致全球性环境恶化的"十大动因",包括人口、消费、科技、贫困、市场失灵、政策政治失效、全球经济活动的规模及其难于置信的扩张速度、不惜代价追求增长、价值观和习惯思维、经济全球化带给世界的冲击力。相对于人们早期的认识,这无疑是巨大的进步。

  然而,在联合国相关机构指出工业文明时代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两大原因的背后,最深层的根源是什么呢?在史伯斯教授逐一分析的"十大动因"中,最深层的根源又是什么呢?他们并没有说。正是本书作者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伦理道德的本质特征--利他主义和伦理道德的最重要功能--调节功能以及中国多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结果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在产生全球生态危机的诸多深层原因中,伦理道德缺失是最根本、最深层的根源。为此,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其给予读者思想上和行动上的启迪,是十分深刻的。

  四

  《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论述的指导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全球性生态道德教育的热切呼吁和关于生态道德教育目的、对象、内容和途径等方面的阐述。

  面对全球性生态危机,世界有识之士把希望寄托在人类思想的转变,尤其是伦理道德的转变上,也就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而要真正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特别是使全人类树立生态道德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全球范围内深入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的论述正是为了适应生态道德教育的需求并为生态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相关指导的读物。读者只要认真阅读《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的论述,就会懂得:

  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应是使人们认清生态、环境、资源危机及其危害,转变非理性的生态观、价值观、发展观、消费观、科技观,匡正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真正成为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引导者、调节者。

  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关于生态系统观的教育、关于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关于生态经济观的教育、关于生态消费观的教育、关于生态科技观的教育等。

  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对象,应是对保护自然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的各级政府官员、企业家、科技工作者,以及广大消费者和大中小学学生。

  生态道德教育的主要途径,应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公职人员教育、媒体传播、非政府组织参与等。

  我相信,每一位热心的读者在读过《拯救地球生物圈》有关生态道德的这些论述后,都会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进而积极投身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弘扬生态道德、建设生态文明的行列中去。

  (黎祖交 作者系绿色中国杂志原总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润杰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