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成农村发展领头雁

2013年04月24日 06:38作者:李占江来源:大众日报

村内的泥巴路变成水泥路,墙壁粉饰一新,村东头还“长出”了20多个大棚……在外打工一年的陆国庆,春节回到东平县戴庙镇陆庄村,看到老家的变化,感到有些“炫目”。“第一书记”张博韬筹资20万元修缮了村小学……  据了解,该县省派“第一书记”策划实施的项目117个,总投资1520.9万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集体年增收136万元。

  村内的泥巴路变成水泥路,墙壁粉饰一新,村东头还“长出”了20多个大棚……在外打工一年的陆国庆,春节回到东平县戴庙镇陆庄村,看到老家的变化,感到有些“炫目”。  “村里的变化是省里来的于书记带着大伙儿干的,我现在在香菇棚上班,一年工资2万多!”陆国庆听着弟弟的介绍,心里痒痒的,盘算着自己还要不要再外出打工。
  这位于书记就是省人大选派到村任职的“第一书记”于军波。在东平,有25名省派“第一书记”在贫困村工作。一年来,他们争取帮扶资金639.16万元,帮扶物资折价9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一年度增长42.3%。
  “今天下了一场大雨,早晨和村主任转了转,看看困难家庭是否有房屋漏雨、居住危险的。村民说这是我们带来的及时雨,真感到羞愧,连老天爷帮忙的事都算在‘第一书记’头上,群众多么宽容和善良啊,不干好工作,怎对得起他们。”在梯门镇西瓦庄村,记者看到王立河的“民情日记”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言为心声,话如其人。王立河是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下派到梯门的片区书记,负责西瓦庄、北陈等5个村的工作。驻村以来,他就一头扎在群众中间,很快,村里的办公场所改善了,道路硬化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
  “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输血扶贫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培育特色支柱产业,实现造血扶贫。王立河结合村里的种植优势,发展白芷种植,并与舜王城中药材公司签订合同,由公司提供种子、技术,并保护价收购,迅速建成65亩中药材基地。白芷市场价格每公斤15元,生长期半年,每亩地半年可收入4000多元,明年发展到500亩时,就成为村支柱产业。
  与王立河一样,“第一书记”是怀揣着责任、梦想和激情到村的。但刚到村时,他们也有顾虑,泰山学院选派的“第一书记”张升说得很实在,“没有地方的支持,我们纵然有三头六臂,也难有大作为。”
  为此,驻村伊始,东平县建立起“1+5”工作模式,为每位“第一书记”明确一名乡镇领导干部联系、一名“第一书记助理”协助、一个部门或企业依托、一项制度管理、一套政策措施支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发展环境让“第一书记”工作舒心。在商老庄乡新光村,省水利移民管理局选派的“第一书记”史继臻被称为“铁人书记”。他白天走村入户寻计问策,晚上编制村庄发展规划,推广稻蟹混养技术,短时间内让“安山大米”成为东平首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村集体年收入15万元,亩均收益增加1500元。
  东平县实行“双诺五化三评”机制,即“第一书记”向乡镇党委、党员群众承诺,实行公开化承诺、项目化推进、台账化管理、格式化述职、一体化考核,请村内党员群众评价“第一书记”,看促发展实绩;评价村级班子,看抓党建成效;请“第一书记”相互评价,激发比学赶超活力。
  责任催生动力,制度保障成效。“第一书记”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成为发展的“领头雁”。山东体育学院杨见奎,引进投资120万元的火山狐服装公司;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周韶峰筹资22万元修缮村小学;“第一书记”张博韬筹资20万元修缮了村小学……
  据了解,该县省派“第一书记”策划实施的项目117个,总投资1520.9万元,全部建成后可实现集体年增收136万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