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的故事:大山中的行走

2014年01月01日 15:15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沂水县王庄村东南角村民王希安家西屋里,成立不久的大众日报编辑部全体编辑在紧张地编稿子,画版样。何浩、李戴、卢石流和张凤芝加上编辑主任马民就五个人。稿子很快编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数字数、行数,要细到一个字数不能错,一行不能多一行也不能少。

  

  
800×540
▲ 解放前大众日报印报用的铅字。

  □ 本报记者 于岸青

  

  ■22岁的新媳妇刘茂菊一听是为了打鬼子,立刻就把婚房腾出来做印刷机房,夫妻俩则和堂屋里的公婆挤住在一起

  

  ■印刷工人江衍兴托起“水连珠”长枪“啪”地就是一枪,两个鬼子应声倒下。“江衍兴一枪打死了俩鬼子”就此传开

  

  ■没有钟表,大家就把底片放进洗脸盆里,数到 50个数,再拿到太阳下晒

  

  沂水县王庄村东南角村民王希安家西屋里,成立不久的大众日报编辑部全体编辑在紧张地编稿子,画版样。何浩、李戴、卢石流和张凤芝加上编辑主任马民就五个人。稿子很快编好,很大一部分工作是数字数、行数,要细到一个字数不能错,一行不能多一行也不能少。

  

  交通员张之佩拿到版样,一分钟不耽搁,披着蓑衣顶着雪花徒步向八里地以外的云头峪赶去。到了云头峪下庄,只见位于下庄的车间内一片繁忙,摇把上好了油,油墨试了又试,红色的和黑色的墨都已调试好。

  

  版样一拿到,拣字工立刻开始拣字。屋里光线很暗,必须托着蜡烛才能看清楚。车间里四处透风,不时有小雪花飞舞,时不时得呵呵手才能使冻得麻木的手有感觉。拣字结束了,这是最费时间的一道工序。拼版、打样、校对……终于上机了,这时已是傍晚了。

  

  上机需要齐心合力,但车间太小,草房本身就很低,进门时得低着头才能进去。一人拣字,一人续纸,一人接报并照看油墨,两人轮着摇机器,屋里满满当当。四开机每次只能印两版,整张报纸要反复印两次,一四版红色,二三版黑色。工人们干劲十足,歇人不歇马,分班作业。午夜时分2000 份红色的就印好了,为争取时间换上黑色墨继续印,印刷机咣啷咣啷有节奏的声音一直响个不停。到1939年元旦清晨5时许,带着墨香的4000份《大众日报》创刊号就全印好了!

  

  这一刻开启了一段历史,一份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之波澜壮阔的忠实记录;这一刻创造了一项记录:一份党报连续出版 70 年,在战争中无一中断。这一刻在中国新闻史上记下了厚重的一笔。

  

  一

  

  1938年5月 21日,中共山东省委在泰安县上庄召开干部会议,学习毛主席关于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会议确定在山东创建抗日根据地,并作出包括“创办一张全省性报纸,大力开展党的宣传工作”等几项重要决定。

  

  办报这项工作由时任山东省委宣传部长的孙陶林负责。他了解到新任宣传科长的于一川在泰安做地下工作时,跟做印刷工作的人有所接触,就决定由他来负责。

  

  于一川先从跟他一起“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的人中,挑选了干过印刷的工人张钊、肖辉、侯子春,一起成立了大众日报印刷所。又从泰安县城的一个濒临倒闭的私人印刷局里买来了一架脚踏圆盘机。

  

  1938年6、7月间,于一川带着人马上了蒙山天马林场。工人们和新任蒙阴县长陈傣轩一起,用了两天的时间,把机器拆开,肩挑手担地把机器、铅字和纸张搬上山。印刷所安顿在山顶的一个破庙里。就这样,大众日报印刷厂的成立早于创刊号半年,在蒙山诞生。

  

  印刷所的具体成立日期已不可考,可以肯定的是在那里一共也就一两个月。1938年7月,中共山东省委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并迁入沂水岸堤镇。不久,于一川接到孙陶林的指示要他们撤下山,印刷所搬到了岸堤镇南几华里的小峪庄。

  

  在小峪庄,印刷所进行了第一次“热身”:《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本 32开薄薄的小册子。为了印这本书,还从山东抗日军政干校专门调来了校对徐华,后来他当了印刷厂厂长。

  

  初战告捷。通过泰安的商人,印刷所又从济南购置了能印报纸的四开印刷机及一部老五号宋体字。

  

  1938年11月,盘踞蒙阴的日本鬼子蠢蠢欲动,中共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机关遂迁至沂水王庄。1892年德国传教士在群山环抱的王庄建造的“圣母山天主堂”,可容纳三四百人,前后有院落,成为机关的理想驻地。

  

  大众日报也随之迁到王庄,印刷厂就安顿在王庄东北七八里地的云头峪村。这个盛产樱桃的小山村,现在是大众日报创刊地纪念馆所在地。经村妇救会长陈忠芳的动员,刚刚嫁到该村牛家、 22岁的新媳妇刘茂菊一听是为了打鬼子,立刻就把她和丈夫居住的两间石头垒的草屋腾出来作印刷机房,夫妻俩则和堂屋里的公婆挤住在一起。此时,从济南和泰安又请来了一批技术工人,印刷所扩充到了 30几人,“升格”为印刷厂。按照正规印刷厂的建制,设工务股、校对股和总务股,为大众日报的创刊,做好了技术上的准备。

  

  机器安顿好后,先出了两期名为《突击》的油印试刊。当时铅字不全,没有铸字机,补充铅字只有用翻字盒手工翻字。翻一个铅字,要先用小铁勺在木柴火炉上化铅,把溶化了的铅水慢慢倒入装好字模的翻字盒内,待稍加冷却后,再把所翻的铅字取出来,将铅字周身手工磨平,这时铅字才能使用。

  

  创刊号如期出版。创刊四、五个月里,大众日报保证了每三日出报,每期一千多份。

  

  大众日报印刷厂所用的印刷机即使在当时来看,也是相当落后的。但就是凭着最落后的机器,大众日报印刷厂创造了最辉煌的记录:截至1949年4月1日,大众日报连续出版2510期,当时期发量已达4万份。

  

  二

  

  《大众日报》创刊后,印刷厂规模不断扩大,人员逐渐增多,报纸三日一期,期期不误,而且印数不断增加,影响越来越大,引起敌寇的注意和恐慌,把大众日报社列为重点破坏和“ 扫荡”的目标之一。1939年6月,日军集合2万兵力,开始了对沂蒙山区的第一次大扫荡。

  

  根据中共山东分局指示,在日军扫荡前,报社已开始做准备。印刷厂由专人负责,将铅字装箱,机器拆零,分数处埋藏隐蔽。报社与分局其他部门共同组成沂蒙工作团,并以印刷工人为主,组建武装队,任务是一面打游击,一面做群众工作。总编辑匡亚明同时成为指挥员。

  

  从扫荡开始,队伍的驻地就不固定,但报社利用轻便的油印机坚持出油印报,印刷厂在游击战中变成流动性的,跟随着部队与敌人战斗在大山。

  

  扫荡的两个月内,工作团武装队跟日本鬼子交手三次。

  

  1939年6月14日,报社移驻云头峪东三十多里的甘泉寺。几天后,被沂水城里的鬼子发觉。拂晓时分,正当报社准备开拔时,300多敌人来犯。在郭克刚班的掩护下,大队人马急速转移。狙击小组完成任务准备撤退时,有三个鬼子偷袭过来,印刷工人江衍兴托起“水连珠”长枪“啪”地就是一枪,两个鬼子应声倒下,另一个立刻趴下不动了。首次战斗告捷,而后传出了“江衍兴一枪打死了俩鬼子”的佳话。

  

  第二天,沂蒙工作团在王庄西北十多里地的东上峪村又与敌人交手,营业员赵钧刚学会使机枪,在战斗中不幸头部中弹牺牲,排字工于克耕冒着生命危险,爬过去将机枪拖了回来,在正规部队的策应下队伍才撤退。这次战斗,敌人死伤几十人,敌指挥官都哭了。

  

  工作团成立 20天,作战3次,打死打伤敌人几十人,牺牲一名同志,可谓成绩巨大。在8月1日出版的油印《大众日报》三版刊登“本报启事”:近承各方纷纷来函,关怀敝社同仁安全,敝社除赵钧同志一人阵亡外,余均安全无恙,本报现已复刊,同仁等对诸君之爱护关切实表感谢,特登报作答。此后,每张售价3分,每期1000多份的大众日报每三日定期出版。

  

  三

  

  铅活字印刷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拣字。拣字就是从字盘上,把要用的字一个个拣出来,并按版样排好。

  

  字盘排列方式有讲究,分常用字、备用字和罕用字三类。有多少字体、字号就有多少字盘。因汉字排字技术由外国传教士发明,字盘都按圣经常用字来排,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当时,大报用的字架是四个,分常用字和罕用字。

  

  拣字是个重体力活,要熟记常用字的位置,一手托着字盘,一手拿着镊子,来回地走,手脑一定要配合好。即使是这样,最熟练的优秀拣字工一小时也只能拣一千多字,也就是现在大众日报一个版的八分之一的量。印刷结束后,还得让铅字归盘,以备下次使用。拼版、打版、打纸型……每一道工序都工作量极大。

  

  这么个大家伙,藏它就更不容易。首先要把字盘中的空隙用纸片塞好,以防装箱后字翻倒磨擦受损。然后按序装箱编号,挖洞掩埋。印刷厂的同志做好分工,一旦接到转移命令,立刻分头装箱、挖洞、掩埋、伪装。1970年莒南县王家野疃大队大搞农田水利建设,修大寨田时,还在河滩上挖出了好几大箱铅字。

  

  还有印刷机。印刷机是铸铁所制,单机重量都在几百公斤,转移、掩埋时必须将之拆零。战争年代,印刷机经历了无数次的拆与装,都安然无恙。

  

  机器和字盘至少还不怕水,纸的掩藏要求就更高,不能沾水,不能太潮。印刷厂的同志们把几百上千令纸分成几百份,分别藏在几百个堡垒户家中,即使是个别的被敌人发现,但对整体影响不大。

  

  就是这样,大众日报的数个印刷厂分布在沂蒙根据地各地,经历了日军一次又一次的大扫荡,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

  

  四

  

  第一次反扫荡结束后,于寄愚接替匡亚明任社长,报社随山东分局移驻牛旺庙。

  

  报社总结反扫荡的经验,为便于隐蔽,决定将印刷厂一分为三:一厂印报,先是搬到云头峪北不远的尹家峪,后又迁至沂南东辛庄、夏庄、和尚峪,最后落脚到天水栈,这是一个军用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小村庄。二厂驻云头峪顶庄,主要任务是印刷军用地图、宣传画和小学课本;三厂于 1939年秋搬到沂河北边的大南峪村西的山沟里,主要任务是印刷当时抗战所需的各种书籍。

  

  1939年秋,大众日报印刷厂一厂从和尚峪迁到天水栈。

  

  为了保密,报社把“天水栈”改为“兴文庄”,并帮助天水栈与山下的刘家峪村组成一个行政村,选举了村级的抗日民主政权。区委就把这个村的事务委托报社管理,并安排天水栈的民夫专为报社服务。

  

  1940 年秋,大众日报印刷二厂并到一厂,并搬到山下的刘家峪村。

  

  到日本鬼子发起第二次大扫荡时,天水栈已成了沂蒙抗日根据地一个小有名气的印刷基地。1940年 11月,作为山东纵队机关报的《前卫报》在天水栈创刊,印刷厂也设在这里;又过了一个月,一一五师政治部的机关报《战士报》在天水栈铅印出版。

  

  1942年初,第二次反扫荡胜利之后,由于日军在扫荡中实行“三光”政策,根据地的经济极为困难,编辑部迁往莒南,只留下了一厂,直到1943年秋。

  

  五

  

  1941年春,印刷三厂搬到费县的白石屋村。其间,转战迁移无数次,凤凰崖、五彩庄、大古台、布袋峪、青家洼、高家安子村、灰窝……都是这期间转战过的村子。

  

  1941年秋,日军以5万兵力,配以飞机、大炮、坦克开始了对解放区规模空前的第二次大扫荡。

  

  此时,由李竹如同志接替于寄愚任大众日报管委会主任。大众日报分成三个小组,坚持在沂蒙山区出油印版大众日报的是由白学光和郭克刚率领的第三新闻小组。驻在白石屋期间,白天他们就躲到望海楼山上去,在村民们为防土匪砌的寨子里编稿,晚上,就下山用油印机印报纸。

  

  没有设备,报社就发动印刷厂清库,从已疏散掩埋的物资中找到一块快要磨平的旧钢板,一个满是麻点的油墨滚子、两只磨光了的铁笔和几筒蜡纸。铁笔磨秃了,就用老乡家里纳鞋底的“大洋针”,针尖磨一磨,绑上筷子代替铁笔刻钢板。没有油印机,用高梁杆固定住蜡纸两头,由两个人用手按住,另两个人印。用铁皮调油墨,没有煤油就用花生油。

  

  在敌人七十多天的扫荡中,这支武装战斗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编印了多期油印报纸,几次掩护群众转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同志对战时第三小组负责人、时任总编辑的白学光说:“你们在蒙山狭长的布袋里与敌人周旋,保存了力量,出版了报纸,任务完成得很好。”李竹如在报社反扫荡总结大会上说:“山东过去有很多‘山大王’,这次在蒙山文有白学光,武有郭克刚,文武双全,屡战获胜,堪称‘蒙山王’,值得大家学习。”

  

  在这次反扫荡中,通讯部长郁永言同志带领的30多人的第一新闻小组,不幸于11月30日拂晓在大青山陷入敌包围圈内,经过一整天激烈战斗,除少数几个同志随部队突出重围外,其他同志壮烈牺牲。

  

  这次战役大众日报一共牺牲了30 多人,是报社历史上参加战斗时间最长、牺牲人数最多、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

  

  六

  

  技术落后、物资匮乏、环境艰难……但大众日报印刷厂一直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进行着因地制宜的技术革新。

  

  随着发行量的增加,和敌人经济封锁的加紧,纸张非常紧张。1940 年底,全部库存只剩几十令(每令 500张),油墨三桶,省着用也只能撑一个月了。当时,大众日报出三日刊,每期8000份左右,一个月用纸50令。印刷厂的工人王云生和工友一起研究改进裁纸法,每令纸可节约83张,每月就可节约49令纸。

  

  报社的字盘是传教士时代的产物,字的排放是按圣经排的,由于术语和概念区别很大,排起字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复盘时也麻烦。原来字盘放字的字孔也太大,字盘掩埋装箱时,字就会倒,有时搬家后要用两三天的时间来整理字架。

  

  于是,印刷厂进行了内外部字的调整,把常用字调进来,不常用的字调出去,调好字位;请木工重新做了字盘,缩小了字孔,这样一来不仅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也适应了随时转移和掩埋的需要。

  

  1941年石印厂的工人们甚至还造出了“新”的印刷机。因为那时老旧的机器修不好,又买不到新的。大家集思广益,决定试制木制的印刷机,在当时印刷三厂厂长王云泉带领下造出了样机,并一次试机成功!尝试用造水壶的铁皮替代只能进口的石板,也成功了。不过,接下来的1942年,形势好转,这部机器并没有正式投入使用。1943年,在大众日报创刊四周年的纪念大会上还展出了这架机器,中共山东分局书记朱瑞将它命名为“大众印刷机”。

  

  1944年,在局部反攻的大好形势下,报社对改进自身工作投入了更多关注。为解决照片制版问题,由地下党从上海请来铜版工人,又从淄博、日照请来制版工人。为采购到网模版,采购员范松化装去敌占区景芝买,并将其伪装成弹花机从敌人眼皮下运出,接着交通员又辗转1000多公里从延安取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相片。冲洗照片时,没有钟表,大家就把底片放在洗脸盆里,用口数字,50 个数之后,再到太阳下晒。3月11日,第一期刊登照片的《山东画报》2000 册出版。这在当时是不小的奇迹,得到当时的首长肖华特地表扬。

  

  七

  

  到1945年,大众日报的正式员工已近 400人之多。从人数上说,是战后沂蒙根据地最大的机关之一。

  

  那时的印刷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以1945年3月时的报社体制架构为例。跟编辑有关的人员,一共 50人,占全体人员的 12%,真正跑外进行采访的记者才6个人,占全体人员的1.5% 。而印刷厂的工人达到了232人,占全体人员的60% 。

  

  根据地没有电源,印刷厂几乎完全是手工劳动,印刷机是手摇的,因此有专门的摇把班。工人们像摇辘轳头摇水浇地一样,摇着摇把印书印报。印刷机没有吸盘续纸装置,续纸也是手工的,不光累还危险,老工人王玉森就被机器“咬”去了手指头。

  

  印刷厂下设机器股、校对股、排字股、装订股、石印股等,排字股里又分拣字组、翻字组,都是手工劳动。作为第一道工序的排字股,没有打版机、铸字机,字号也不全,大标题字就用刨平的木块来刻,小字就改或拼字。装订股就是一把裁纸刀,折页子、打眼、装订全靠手工操作。电台是当时报社极为重要的部门,配有手摇发电机,于是电台有个专门的马达班。工人们曾改进技术,以节省劳力,提高效率,把摇把改成骡子拉,工人们幽默地说:“我们没有马达,但我们有骡达。”不过,有时“骡达”会闹个小脾气尥蹶子,有时会把整个版都踢坏了。

  

  八

  

  1949年4月,大众日报迁入济南。从此,大众日报印刷厂进入新的发展纪元。

  

  2008年7月2日凌晨,记者来到位于济南高新区的大众华泰印务公司。每周承印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40 多种,每天印数 800 万对开张的印务公司现在人员不过200多人,跟1945年相当,但此刻,偌大的厂房内看不到几个人。

  

    凌晨2点 40分,编辑部传版完毕,不到3点,每小时印数达 7.5万份的高斯机组轰鸣起来,不一会儿,出报口就吐出了一叠叠带着微温的《大众日报》。一面玻璃墙之隔的邮发现场,发行人员立即忙碌起来。天亮之后,读者将在每天开始的时候如期与《 大众日报》相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