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土流芳——记劳动英雄郑信》出版

2014年01月14日 21:40作者:来源:大众网

1943年9月,23岁的大众日报记者宋英在莒南县大山前蹲点,发现当地群众郑信劳动好、品德好,向报社报告后,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决定与莒南县委一起树立这个典型。此后八年,大众日报报道郑信及其所在的大山前村150多次,郑信成为山东根据地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

  昨日的新闻,今日的历史

  《厚土流芳——记劳动英雄郑信》出版

  于岸青

  1943年9月,23岁的大众日报记者宋英在莒南县大山前蹲点,发现当地群众郑信劳动好、品德好,向报社报告后,中共山东分局机关报大众日报决定与莒南县委一起树立这个典型。此后八年,大众日报报道郑信及其所在的大山前村150多次,郑信成为山东根据地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

  今年,郑培明与赵玉芬作为郑信的子女,把1943年到1949年大众日报上有关郑信的报道辑成了一本书《厚土流芳》正式出版,通过报纸新闻记录还原了70年前的父亲。

  昨日的新闻,正是今天的历史。

  山东解放区那时刚刚渡过了艰苦的1942年,局势趋于稳定,当时有一首歌在解放区传唱:“困难是巨火,把我们锻炼,我们是坚钢,愈炼愈坚强,困难是我们的,胜利也是我们的,谁能熬过这艰苦斗争的锻炼,谁就能到达胜利的明天。”被日寇敌伪包围的山东解放区物资极为匮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群众和部队的生活问题,必须发动群众,开荒生产,支援前线。就在这个背景下,大众日报提出“群众写,写群众”的口号,围绕报纸内容和形式进行业务改革,报道内容上多反映群众的斗争和生活,让报纸充满来自群众来自基层的声音。

  为此,大众日报社采取一个措施,建立新的通联制度,即每个记者无论内外勤都要联系一个区或村作为自己的为基点,当时大众日报有名的记者如于冠西的点是沂南县桃花坪,丁九的点在莒南县路镇区赤石沟,宋英的点在莒南县大山前,记者们一方面搞好报道,一方面随工作组参加实际的群众工作。

  宋英在大山前蹲点前后足足有一年的时间,在与群众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他发现郑信的劳动,虽然不那么轰轰烈烈,但有很强的示范性也有很强的操作性,于是,他从开荒、纺织、带动群众等多个角度先后写了六篇报道,大众日报特别刊发社论《学习郑信,培养更多的郑信》,自此郑信的故事传遍了整个解放区,“为明年的大规模生产运动打下基础”。

  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自然会赢得群众。在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元旦,也是大众日报创刊纪念日,读者说:“大众日报始终和山东人民融合在一起,它是刻画山东人民抗战艰苦道路上的里程碑,它是标志全山东军民斗争胜利的纪念塔。不管哪一个阶层,不管对它抱着怎么样的态度,都把它当成自己生活斗争的必需品。”

  郑信是大众日报推出的第一个典型。自此开始,典型人物报道成了大众日报的拿手好戏,在漫漫75年的光辉历程中,大众日报从郑信开始推出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早年的有战斗英雄何广祥等,新中国成立后有郝建秀,吕鸿宾等,近年来,更是推出了张海迪、孔繁森、王乐义、许振超等,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也带动了许许多多的群众。

  郑信后来怎样了?这是我研究报史数年十分关心的问题。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郑信后来带领全村四十多人,组成开荒队,开垦荒地七十多亩,靠着他出大力流大汗的劳动,他当选为村农救会会长。他还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4年,郑信当选为莒南县劳动模范,滨海区乃到山东省的劳动英雄。

  解放战争时期,他带着女儿参加担架队,为淮海战役支前,并把儿子送去参军,他的大儿子郑培荣后来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壮烈牺牲。郑信是千千万万解放区人民的代表,他真正是把“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沂蒙精神的践行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了无私奉献。1961年,郑信因病在家乡去世,享年71岁。

  今年是大众日报创刊75周年,郑培明先生、赵玉芬女士编辑出版了《厚土流芳》这本书,是对父辈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大众日报创刊最好的纪念。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