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众日报:铅字情结

2013年12月12日 07:01作者:刘玉堂来源:大众日报

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这件事,是我整个少年时期的梦想,也是我至今不了的一个情结。“文革”初期学校里办红卫兵报,我做了“总编辑”,才第一次有了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机会,也过了一把“发表”之瘾。

  □ 刘玉堂

  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这件事,是我整个少年时期的梦想,也是我至今不了的一个情结。情感系之,至老不疲。而让我系上这个心结、情结的,《大众日报》农村版是其中的诱因之一。
  我说过,我是从少年开始就做起了作家梦的。其诱因一是书籍(包括小画书),二便是报纸。那时还闹不清记者与作家的区别,总之是能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人都非常了不起。觉得稿费也比一般的钱或人民币什么的好听。一头猪卖四十块钱,一篇稿子挣四块钱,还是觉得后者更令人骄傲与自豪。当时在我们村试种胜利百号大地瓜的一个县农业局的技术员,据说用稿费买了一辆自行车,即让我崇拜得要命。他就经常拿着一份《大众日报》农村版,上边有他写的用红笔圈出来的小文章。他给我买过许多小画书,鼓励我长大了也当个作家。我后来一直将其视为我写作上的启蒙老师。启蒙的意义不在于具体地教你如何写作,而是能够启发你的念想与兴趣,让你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哦,他叫尹岚,一个有点女性化的名字。
  这样的诱因,对于一个沂蒙山的孩子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它激发和奠定了我后来一直的梦想,也培养了我对文字的敬畏与敏感。我上初中学写作文的时候,即开始琢磨着写点小稿子,往《大众日报》农村版投上一投。从初中到高中的六年里,我写过许多小稿子,但始终没敢投过。
  “文革”初期学校里办红卫兵报,我做了“总编辑”,才第一次有了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的机会,也过了一把“发表”之瘾。
  1968年我参军之后,做了一年连队的文书,尔后即专业地搞起了通讯报道。虽然离作家尚有一段距离,但毕竟是文字工作,可以将手写的字变成铅字。遂在军内外报纸上,发了许多的“豆腐块”及“火柴盒”。待我后来从部队转业的时候,就凭着两大本剪报,被安排到了县广播站做编辑。
  我的第一篇文学作品也是发在部队所在地的报纸上的。——往事越来越清晰,1971年春节过后,为采访拥军爱民事宜,我至所在部队支农的辽宁西部农村转了一圈儿。我了解到一位支农的战士,自学针灸为老百姓治病的事情挺感人,遂加了些合理想象及景物描写,写了篇自以为小说的《支农红医》,投给了当地的一家报纸。可当他们发出来的时候却署的是散文,并加了编者按,说本报从这一期开始,恢复已经停刊五年的文学副刊云云。
  我乐此不疲地热衷于向报纸副刊投稿便始于此。后读孙犁先生的文章,发现对副刊情有独钟的作家真是大有人在。孙犁先生云:向报纸投稿,其利有三:一为发表快;二为读者面广;三为防止文章拉长。况余初起步时,即视副刊为圣地,高不可攀,以文章能被采用为快事、幸事!至老不疲,亦完其初衷,示不忘本之意也。唯投稿副刊,必有三注意:一、了解编辑之立场、趣味;二、不触时忌而能稍砭时弊;三、文字要短小精悍而略具幽默感。书此,以供有志于进军副刊者参考。鲁迅文学事业,起于晨报副刊,迄于申报副刊,及至卧床不起,仍呼家人“拿眼镜来,拿报纸来!”此先贤之行谊,吾辈所应借鉴者也。
  孙犁先生的这个“不触时忌而能稍砭时弊,文字要短小精悍而略具幽默感”,是我给副刊写稿时一直谨记并努力追求着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从部队转业回山东之后,仍向省内外我所知道和先前有联系的报纸积极投稿。我与《大众日报》及其子报的关系,主要是与副刊的关系。我投给《大众日报》“丰收”副刊的第一篇稿子是个小小说,未被采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及九十代初的一段,新一轮下海潮严重冲击着文学界,评奖不搞,笔会暂停,刊物也普遍不景气,一派边缘化的惨淡景象,但报纸的副刊却始终热热闹闹,给我一个风景这边独好的感觉。那几年,我学写随笔上了瘾,竟在全国十几家报刊开设了专栏。《大众日报》及其子报的副刊还经常举行各种类型的评奖。有一年,我即拿了上述各报副刊所颁发的二十多个塑料及丝绸封面的获奖证书。

  作者简介:刘玉堂,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参军,历任文书、新闻干事、宣传干事等职;1982年转业至家乡,任县广播局编辑部主任;1988年调《山东文学》杂志社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1991年底调山东作协创作室任副主任、常务副主任;2002年10月任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原标题:铅字情结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