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大众日报:解不开的缘与情

2013年12月09日 06:46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我从几乎不识字,到现在可以自由阅读各类刊物,《大众日报》功不可没。最终冬暖式大棚成功改良,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造福了全村。他引进、改造并大力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场“菜篮子革命”,结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萝卜的历史。

  □ 王乐义

  我从几乎不识字,到现在可以自由阅读各类刊物,《大众日报》功不可没。三元朱村能取得今天的成绩和知名度,也离不开《大众日报》的启发和宣传。我个人,三元朱村,都与《大众日报》有解不开的缘与情。
  我上学少、文化水平低。刚开始阅读的时候,许多字都不认识,通过对《大众日报》的学习,现在几乎没有什么字能难住我。
  从1962年担任村干部以来,我每天都看《大众日报》,先看大标题,再仔细研究与农业相关的文章。我们村两次农业结构调整,都与《大众日报》有关。
  1978年,我担任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村里的地大都在东、南、西三个埠子岭上,土质差,还缺水,种菜菜不长,种粮粮不收,村民连肚子都填不饱。
  那时候,我每天都在想怎样才能改变这种局面。就在这时,看到《大众日报》上有篇文章,介绍山东农业大学的一些科学研究,我就想,应该去山东农业大学找专家问问。
  于是我来到山农大,校长亲自接见了我,还让园艺系的李教授跟着我到村里实地考察。在李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村决定种果树。
  经过全村干部、群众3年的苦战,三个埠子岭披上了绿装,飘出了果香。到1988年,全村发展果园430亩,年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几十元增长到1200元。
  虽然村民日子好过了,但我并没有满足。《大众日报》的一篇评论员文章曾经写到:作为村干部,大家选上你来是干事儿的,你不干事儿选你当什么村干部,让父老乡亲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才算称职。这段话使我深受启发,随即将其纳入对村两委干部的要求中。
  也正是因为这段话,我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村民手里的钱更多。我不仅每天仔细学习《大众日报》农业板块上的知识,还把里面好的项目和技术挑出来,去全国各地考察学习,最后引进了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的技术。
  引进大棚技术后,我提出改造,力求达到棚里冬天不烧煤、春节鲜黄瓜能够上市的目标。这些科技方面的问题,又离不开《大众日报》农村版的指导。
  最终冬暖式大棚成功改良,日光温室蔬菜种植技术造福了全村。
  村里人想把技术保密,但我认为这个技术本身就是学来的,应该造福全国。在技术推广过程中,《大众日报》又一次帮助了我。
  那时候,《大众日报》和其他报纸上几乎每天都有文章宣传介绍三元朱村的成果和我们的技术。随着报道增多,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学习,有时候一天最多有6个省的3000多人来找我,甚至还有人拿着报纸来找我。《大众日报》上有篇文章《徐清莲玩大棚技术高明》,人家就非要请徐清莲过去帮忙。
  此外,《大众日报》上还有一些村干部的典型事迹介绍,我都仔细看。结合我们村的实际,认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文化水平。遇到反面例子,我更会认真看,引以为戒。
  《大众日报》不仅提高了我的各方面水平,对我们进行了农业技术指导,还及时传达了中央的政策。尤其是结合农村实际情况进行的报道,对新农村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1978年,三元朱村被评为寿光县的先进党组织,此后多次被评为市级、省级和全国的先进党组织。三元朱村能发展到今天,《大众日报》的帮助和宣传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以前村里条件不好的时候,《大众日报》一个生产队订一份,现在村两委干部和党员人手一份。
                   (郑颖雪 整理)

  作者简介:王乐义,男,1941年生,山东寿光人,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代表。现任潍坊市人大常委、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农业科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他引进、改造并大力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掀起了一场“菜篮子革命”,结束了冬季北方人只能吃白菜萝卜的历史。

  原标题:解不开的缘与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