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志敏:老报人帮助我成长

2014年01月02日 06:42作者:曲志敏来源:大众日报

1949年1月,我于华东新闻学校第三期提前结业,来到益都县(现青州市)乡下,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任文书,能不间断地看到大众日报。上述三封信,只署名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和山东总分社、大众日报社,书信究竟出自谁人之手,我不知道,也未去打听。

  □ 曲志敏

  我今年83岁。在大众日报75华诞到来之际,我情不自禁地找出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大众日报特约通讯员聘书、来信和个人见报稿件剪贴集等,勾起对提携、扶植我成长的老领导、老前辈的追思和怀念。好多故人、往事浮现脑际。

  1949年1月,我于华东新闻学校第三期提前结业,来到益都县(现青州市)乡下,被分配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任文书,能不间断地看到大众日报。报纸看的多了,便萌发起给《大众日报》写稿的念头。1949年3月12日,托人捎给编辑部一封求教信,3月14日即收到回复信,感谢我、鼓励我,并提出报道要点。这使我喜出望外,鼓起勇气,3月17日将一篇稿子捎去编辑部。3月22日,题为《华东后方机关开始组织劳力投入助农春耕》的消息,就在大众日报第一版醒目刊出了。这是我在大众日报发表的第一篇稿件,让我兴奋得几乎彻夜未眠。4月12日,我又接连收到报社编辑部一封长信、一封短信。前者告知上述稿件处理情况和大众日报社已从农村迁入济南市,以及今后的通讯地址、单位。后者是对稿费寄晚了的解释和道歉,并附来稿费单。很快,我收到从邮局寄来的北海币三千元(人民币30元)稿费,合作者照顾我这个收入微薄的小青年,一再坚持把稿酬全给了我。于是,我把这第一笔“额外”收入大部分汇给仍在偏僻山村的老母亲,余额去集市买了双旧皮鞋。此举一时被传为笑谈。

  上述三封信,只署名新华社华东总分社和山东总分社、大众日报社,书信究竟出自谁人之手,我不知道,也未去打听。1993年夏,我给朱民同志(曾任大众日报社党委书记、总编辑)编著的《大众日报五十年》一书做校检工作,对他原稿字迹较熟知了,便将发黄的三封信翻了出来送给朱民看,他一眼就看出是自己的笔迹。呵,尘封已久的“亲笔信”终于找到主人了!1949年新春那个时候,朱民已经是大众日报社小有名气的记者,担任新华社华东分社和大众日报社的通联负责人。像朱民同志这样尊重和爱护通讯员,热心扶植新人的老大众报人还有很多。

  后来我的工作几经变动,1961年从济南日报调入大众日报济南记者站。自此到1991年离休的30年里,无论是做记者、编辑,还是在总编室上夜班、干校对,在资料室做研究,在新闻研究所办杂志,我都力求干一行爱一行,为大众日报的各项工作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例如1980年4月23日大众日报发表的《“一分钱”的份量》能获得首届全国好新闻作品奖,就和我的极力推荐不无关系。

  1991年离休后,我依然笔耕不辍,先后在多家报刊发表诸如《由<报刊文摘>转载<大众日报>文章引发的思考》(文后附录了我保存的1994年<报刊文摘>转载<大众日报>的全部28篇稿件)、《<大众日报>与华东新闻干校》、《战争年代的<青年记者>》、《社内刊物概览》等文章,为提高“母报”质量、宣传“母报”发挥余热。几十年来,我个人收集了建国前后大量的新闻报刊,除了已经捐献的部分资料外,我准备在有生之年,将有用史料全部捐赠给“母报”。

  作者简介:曲志敏,1931年生,山东牟平人。华东新闻学校肄业。1946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小学教员,胶东支前政治部文工队队员,中共中央华东局宣传部和山东分局宣传部文书、报刊处干事,济南工人报社编辑,济南日报社文化组副组长,大众日报社记者、编辑、主任编辑、高级编辑等。1991年10月离休前主编《青年记者》。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魏鹏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