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点子”落地滨州 猪饲料变身“国礼瓷”

2013年09月07日 11:07作者:来源:大众网

近日,大众网记者跟随“蓝区行走”北线采访团来到位于滨州市无棣县的海瓷生产企业,曾经被小作坊用来加工成猪饲料的贝壳,在这里通过专利技术处理,被制作成晶莹光亮的瓷器,远销国内外,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海瓷还被当作“国礼”赠送国外友

将贝壳加入陶瓷生产,产出的特色瓷器比普通瓷器更加洁白透亮

  大众网滨州9月7日讯(记者 尹海洋)近日,大众网记者跟随“蓝区行走”北线采访团来到位于滨州市无棣县的海瓷生产企业,曾经被小作坊用来加工成猪饲料的贝壳,在这里通过专利技术处理,被制作成晶莹光亮的瓷器,远销国内外,并被当做“国礼”赠送给外国友人。

  滨州市无棣县有一条贝壳堤岛,经过几千年海水的冲击,狭长的海堤上堆积了一层层的贝壳。“我们邀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进行测算,贝壳堤岛的贝壳存储量有3.6亿吨,每年还会新增约10万吨的贝壳。”山东海瓷集团副总经理高清江介绍说。

  但一直以来,这些贝壳在当地人眼中只有一种用途,就是经过加工粉碎,加入到猪饲料中。1994年,海瓷集团邀请了清华大学的专家来到无棣,通过对当地贝壳的研究,海瓷集团和清华大学决定一同研发技术,让只能制作成猪饲料的贝壳“华丽转身”。

  这项技术就是贝壳瓷的制作,海瓷集团把贝壳粉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瓷器的原材料中,制作成独具特色的海瓷产品。“海瓷的市场价格和骨瓷差不多,价值比猪饲料要高出几千倍,可以说向技术让贝壳发了光。”高清江说。

  随着技术不断研发,生产商们还邀请画家在贝壳瓷上作画,让贝壳瓷成为艺术品,以提高贝壳瓷的附加值。如今,滨州市无棣县生产的贝壳瓷远销国内玩,还被当做“国礼”多次赠送给外国友人。

  

  从背靠大海到面朝大海 滨州盐碱滩上建海港

  以前是不能种粮的盐碱滩,现在却成了万吨级的海港码头;以前247公里的海岸线只能捕鱼捞虾,现在却建起了高水准的海洋产业园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获批近3年来,山东“北大门”滨州市抓住机遇,变以前的背靠大海为面朝大海,在北部的盐碱滩上建成以滨州港为龙头的海洋产业园区,描绘蓝色图景。

  日照1.8亿元“埋”地下,共同沟里能行车

  行走在正在建设中的山东日照国际海洋城,很难见到林立的电线杆和密布的线缆,取而代之的是路边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地堡”。这些“地堡”是日照国际海洋城地下综合管廊的入口,电力、通信、甚至自来水、热力管线,都将通过“共同沟”通往千家万户,“封路抢修”、“登高架缆”这样的字眼很难再出现在国际海洋城居民的生活中。

  日照“八海兴蓝” 走向深海打造海洋城

  “海港、海城、海园、海游、海工、海智、海商、海文”是日照的八个蓝色经济优势和亮点,9月2日,大众网记者随“蓝色行走”采访团在日照采访时了解到,八海兴蓝、共显“神通”,日照蓝色经济比重已经占到日照GDP的45%。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胡玥姣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