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感动我们的人和事:朱彦夫,精神永不过时

2014年04月01日 07:02作者:张国栋来源:大众日报

朱彦夫与淄博预备役工兵团官兵畅谈理想和信念。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

  1996年,本报头版头条刊发朱彦夫事迹报道。

  □记者 房贤刚 报道  朱彦夫与淄博预备役工兵团官兵畅谈理想和信念。

  □ 本报记者 张国栋

  81岁的朱彦夫又有了新身份——博主。
  3月26日,朱彦夫官方微博开通,这位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全国时代楷模,第一次成为网络世界的“主角”。
  正在济南作朱彦夫事迹报告的淄博市委讲师团副团长于涛,一有空就在电脑上刷新微博主页,越刷越兴奋,“开通没几天,就有1万多‘粉丝’。这证明,朱老的精神一点都不过时。”他欣慰地说。
  眼前的微博和不断举行的报告会,让于涛的记忆又回到了18年前——
  1996年,于涛就采访过朱彦夫,并成为当时朱彦夫事迹报告会的报告人。那年11月1日,于涛随朱彦夫在临淄作报告,目睹了他在讲台上突发脑梗塞晕倒,那是他作的上千场报告中的最后一场。“再次作朱彦夫事迹的报告,仿佛和当年一样,感觉他就在报告台上。”
  随着时光流逝,朱彦夫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于涛说:“这些年,常有人问我,朱彦夫还活着吗?我就回答,他不光活着,而且活得很阳光,活得很精彩。”
  阳春三月,记者又来到沂源县城朱彦夫家的小院。正是午间时分,阳光透过小树的叶隙,斑驳地打在地上。树影中,轮椅上的朱彦夫,把笔记本铺在腿上,用残缺的左臂绑笔写着什么。
  护工张德良告诉记者,这是朱老多年养成的习惯。他喜欢思考,有什么感悟就赶紧记下来,觉得什么信息对张家泉村有用,也记下来,村里有人来,就送给他们。“虽然退休这么多年,还是有很多村民来看他,说说村里的事。”
  张德良问过朱彦夫,当年在荣军休养所里颐养天年,不是很好吗?即使回到村里,也是吃国库粮,衣食无忧,为什么非要干村支书这个苦差事呢?
  朱彦夫回答:虽然我没手没脚,但有心有脑,哪能吃闲饭?乡亲们连饭都吃不饱,哪能袖手旁观?干就有困难,但再难,能比战场上拼刺刀还难吗?
  他说:“我这一生做过三件事,从军,务农,写书,有人形象地叫“三杆子”。虽然都是尽最大努力做的,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我内心感到愧疚。”
  但朱彦夫,实在是无愧于张家泉村民,无愧于这片热土。
  儿子朱向峰从储藏室里找出了当年父亲穿过的假肢,17斤重,健全人提在手里走几步都觉得很沉,朱彦夫却穿着它,为张家泉村奔波了几十年。如今,假肢的绑带和套着的黄军鞋上,还隐约看得见他留下的斑斑血迹。
  屋里的电视机,声音可以清晰地传出来。朱向峰告诉记者,电视就放新闻频道,除了睡觉,几乎一直开着。有次从电视上看到一名贪官落马,老人大呼痛快:“又挖出一个蛀虫”,兴奋得一夜没睡。
  朱彦夫的大女儿朱向华,现在已年过六旬。当年她出嫁时,很多受过朱彦夫接济的乡亲想借机会来还人情,但他一份礼也不收,连件新衣服也没给女儿做。邻居看不下去,偷偷将两块钱塞到朱彦夫妻子手里,他知道后,硬是让妻子把钱退了回去。“我们姊妹六个结婚,父亲从没摆过宴席,没收过一份礼。当时心里不理解,但现在想想,这样父亲和我们才安心、踏实。”朱向华说。
  卧室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方镜,镜框上一圈圈缠满了细线,一块已经发黑的胶布,粘住了镜面的一个角。这块破旧的小方镜,是50多年前朱彦夫用两个鸡蛋换回来的,修修补补,就是不舍得丢。采访过他的淄博市文广新局原局长曹庆文说,一个功臣,一个吃“国库粮”的人,节俭到这种程度,不可思议。
  朱彦夫的外孙女魏玉姬在青岛大学读书,利用周末回到沂源,把自己和母亲朱向欣的旧衣服收拾出来,寄往一所希望小学。朱向欣说,女儿受姥爷影响很大,上学时除了学习就是去做义工,现在已被保送到清华大学读硕士。
  小魏第一时间关注了外公的微博,并在自己微博上说:“外公的故事好像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精神点燃了我的青春!”
  一位干部由衷地评价朱彦夫:他缺手缺脚,但从不缺“钙”;他浑身是伤,浑身有病,但就是没有“软骨病”。他是永远的时代楷模。

 

  本稿件所含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大众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