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冬枣:枣农“摇身一变”成了产业工人

2013年11月21日 06:54作者:刘梅婷来源:鲁网

记者了解到,这个产业园安排了北陈村40多名枣农就业,枣农陈宝元的2亩冬枣园,流转给产业园收益2.4万元,现在他在该公司工作,每月基本工资2600元。”在他心里,不断提高冬枣质量和创新技术,并且让枣农过得富裕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名博在拍枣树照片

  鲁网11月20日讯(记者 刘梅婷)“想不到啊,没有出村,身份变了,咱由枣农变成了产业工人!”提起产业园,陈宝元总是一脸喜悦。今年,全国主要红枣产区普遍受灾减产近一半,尽管滨州沾化冬枣产量下降,但仍然有4亿多斤的好成绩。在各种水果销售形势都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沾化到底是采取什么措施迈过这个坎的呢?带着疑问,“品味山东——全国名博齐鲁行”采访团走进了冬枣之乡一探究竟。

  名博、记者们走进沾化浩华农业产业园,在现场看到了这里合作建园区、多方都受益的生产经营模式。今年春季,沾化浩华果汁有限公司与北陈村签订“农企共建”协议,建起20个钢结构塑料大棚,铺设2900米滴灌管道,实行标准化、集约化立体种植、养殖,建成集科研教学、病虫害防治示范、新技术推广、旅游观光为一体的高效生态示范园。

  记者了解到,这个产业园安排了北陈村40多名枣农就业,枣农陈宝元的2亩冬枣园,流转给产业园收益2.4万元,现在他在该公司工作,每月基本工资2600元。“由枣农变成了产业工人,不仅仅是身份的转变,就连心情也变了,美滋滋的。”陈宝元兴奋地告诉记者。

  如今,在沾化这种农企对接建基地、流转枣园规模经营的模式已不鲜见,富国街道西刘村、胡营村与滨州海滋公司合作建设有机冬枣生产基地,并对接成为沃尔玛供应基地,古城镇油坊村、班家村与滨州禾丰公司对接建立起禾丰高标准千亩冬枣示范区……沾化新建农企对接基地3.8万亩,已建成核心园、精品园、高标准示范园各10处,生态旅游采摘园30处。

  今年,沾化县引导鼓励枣农由原来的大田开放式种植逐步转向设施化小气候种植,目前全县已推广物联网技术1100亩,滴灌技术1200亩,无纺布套袋22万个,无纺布覆膜100多亩,建立起春暖式大棚2000余亩。“在今年遭遇倒春寒和连绵强降雨的情况下,大棚等技术发挥了重要的抗灾、避灾作用。”据沾化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不仅如此,为进一步提升沾化冬枣的品牌效应,我们还引导各龙头企业和225家冬枣专业合作社,增加科技投入,积极争创知名品牌。”在他心里,不断提高冬枣质量和创新技术,并且让枣农过得富裕才是最实际的事情。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