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校理论课流于形式 缺少道德课成“杀手的摇篮”

2013年05月14日 06:54作者:来源:大众日报

理论学习是学员获得理性知识、交通法规的重要阶段,只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理论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地指导驾驶实践工作。

  ◆学员为拿本而考试,驾校为考试而培训。重技能、轻职业道德的培训模式一度让驾校被称为培养“杀手的摇篮”。
  □ 本报记者 谢晓东
流于形式的理论课
  理论学习是学员获得理性知识、交通法规的重要阶段,只有接受正规的、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才能逐步形成严谨的理论知识结构,才能有效地指导驾驶实践工作。
  然而,在实际理论教学中,驾校为考试而培训,更有甚者,驾校根本不开设理论课,学员靠自学,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理论培训课显然成为了一种形式。
  “理论培训就一上午,也就是打个招呼点个名,做套交通安全方面的试卷,做完题后,学校向每名学员发一张理论学习光盘,学员拿着光盘回家自学。”近日,在济南某驾校学车的庄先生告诉记者,这项考试更是走形式,考试前工作人员会发给学员小抄。
  庄先生说,理论课虽然有学时要求,但都不用自己去打卡。
  为了证实庄先生的说法,记者电话联系了庄先生学习的驾校。
  “报上名后,理论课需要培训吗?”
  “快该考试的时候,我们通知你来上课。”
  “培训多长时间?”
  “一中午,再做套交通安全的试卷,然后给你们一套题库回家做题去,学到一定程度后,去驾校模拟考试,分数达到95分以上,学校组织报名考试。”
  那么,其他的驾校理论课又是如何哪?
  “上一次课,给你个卡回家做题就行了,不用每次都来,因为你们都没有时间,我们帮你打卡,在我们通知你考试时,学时也就学完了。”济南影山驾校工作人员说。
缺少道德课
  交通安全与文明驾驶是分不开的,在很多交通安全事故中,是一些不文明的驾驶陋习造成的,不文明驾驶除了与我国的国情有关系外,驾校也缺少对学员的道德教育。
  “作为驾校,与其他企业性质不同,需要有更多的社会担当,不仅要向社会输送技能合格的驾驶员,更要输送高素质的驾驶员。”临沂正直驾校副总庄欠东说。
  现在驾校更多精力用于研究教学技能,对于学员在学车过程中的道德教育忽视,向社会输送一大批没有安全意识、道德意识的学员。
  “一些最简单的行为规范,比如科目三练车时不能打手机,这个事让外人看是幼儿园水平,可能是个笑话,但这恰恰是我们驾校所欠缺的,做了这些基础性的培训,驾校积了大德”。庄欠东说。
  其实,很多不文明现象,不都是这些小行为吗?“为什么,过路口,行人很难,没有车让行的,这些都是驾校教育的缺失,驾驶员不知道尊重人。”庄欠东告诉记者。
  一般开车认为自己是个强者,行人是个弱者。作为强者来说,他没有同情意识,也没有道德意识,反正我先过去了,我方便就行。这种道德的缺失是驾校教育上的缺失。
  “现在驾驶技术太简单了,以后小车都是自动挡。技能很好提高。但是文明驾驶的习惯,提高要比技能要重要的多。”庄欠东说。
不能只注重技能和利益
  欧美一些国家汽车普及率虽高,但交通事故发生率低,究其原因就在于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得当,推行严格的驾照考试制度。
  “在日本也考场地,但是他们的考试不是考你百米加减档,重点考安全意识,不像咱们考加减档,错了不合格。”庄欠东告诉记者,在日本驾考中,如果前边有路口(停车让行标志),学员到了这个路口有没有减速,有没有完全停下来让行人过去,如果没停下来加速过去了,就不及格。
  国外的考试方式,显然与我们国家形成反比;也正是我们这种重技能、轻文明道德驾驶的考试方式,使一大批没有道德意识、安全意识的驾驶员走上了社会,成为了“马路杀手”。
  驾校企业文化的缺失,对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也是导致驾校成“杀手的摇篮”的主因。“驾校缺企业文化导致驾校缺少社会责任,校长眼里就有钱,只要挣钱就行。”庄欠东说。
  “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驾校,培养了一批没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学员,没有社会责任的驾驶员导致了现在的各种丑恶现象、交通事故高发。”庄欠东说。
  驾校是驾驶员迈进汽车社会的第一环节,也是将不合格驾驶员与社会隔离开来的重要关卡。如果这个关卡存在漏洞,将带来危害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也就是说,必须让培育司机的驾校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负责,真正树立起交通安全意识,才会发挥新驾考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