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大货车:建立驾驶人职业退出机制

2013年08月27日 06:59作者:冯磊 吴允波来源:大众日报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公开招标,进行规范管理,并给予政府补贴;“户籍化”管理大货车,实行驾驶人职业退出机制,青岛走出了一条治理大货车的新路子。通过这些措施,从源头上规范了大货车特别是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经营管理秩序,“多拉快跑、超载超速”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原标题:治理大货车:建立驾驶人职业退出机制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公开招标,进行规范管理,并给予政府补贴;“户籍化”管理大货车,实行驾驶人职业退出机制,青岛走出了一条治理大货车的新路子。
  □ 本报记者 冯磊 吴允波

  承担着公路运输重任的大货车在为经济建设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往往也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马路杀手”。据统计,在全部致人死亡的道路交通事故中,有70%以上都有大货车的身影。
  如何抑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也就成了“平安行·你我他”行动的关键。通过综合施策 标本兼治,青岛市因大货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下降37.3%和43.7%。
招标遏制
“多拉快跑、超载超速”
  针对货运车辆密封改装、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大货车道路通行等规范治理的重点任务,青岛市政府先后向社会发布4个通告,具体明确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职责和执法依据,公布监督电话,对从事建筑垃圾和渣土运输的大货车,由各部门逐一会签责任书,把管理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形成监管执法合力。
  同时,在全市实行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特殊经营管理模式,由市政公用部门对经营权进行公开招标,按照“统一外观、统一标识、统一密封改造、统一放大号”的要求,对中标的631台车辆进行规范管理,并给予政府补贴。
  另一方面,青岛市有关部门建立成本指导价格发布机制,组织市物价部门对建筑垃圾运输成本进行测算,由市城乡建设和市政公用部门联合向社会发布指导价格,减少无序竞争。加强通行证审批管理,中心城区高峰时段禁止大货车通行。需要通行的,按程序由公安部门核发通行证。
  通过这些措施,从源头上规范了大货车特别是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经营管理秩序,“多拉快跑、超载超速”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户籍化”管理
  按照“户籍化”管理的模式,青岛市对全市大中型货车、客车等重点车辆进行全面摸底排查,逐一登记造册、逐车技术审验,共清理逾期未审验车辆20382辆。
  对于已排查的车辆,建立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监管平台,全面推广GPS定位、行驶记录仪等科技手段,将大中型货运、客运车辆以及校车、危险品运输车辆及驾驶人基本信息、运行状况、违法处理等信息全部录入平台,动态更新,各职能部门信息共享,现已录入重点车辆信息98705辆、驾驶人信息94253人。
  同时,建立重点车辆驾驶人“黑名单”制度及职业退出机制,已将395名交通违法行为严重的重点驾驶员列入“黑名单”,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372名驾驶人被清退出营运行业。
约谈车主及企业负责人
  对于货运车辆的管理,仅仅抓住驾驶员一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多拉快跑、超载超速”的问题,企业及车主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了狠抓企业主体的责任落实,青岛市与运输企业逐一签订责任书,建立对企业负责人、车主和驾驶员的“约谈”,强化责任追究。今年以来,共约谈企业负责人39人次,约谈车主及驾驶员1200余人次,对8家企业的29名责任人和安全管理责任人进行了处罚。
  同时,青岛市按照“严管出觉悟、严管出秩序、严管出安全”的思想,建立常态化的联合执法机制,市政府从公安、交通运输、市政公用、城管执法等部门抽调140余名执法人员,在进出主城区的重点道路设置20处24小时执勤卡点,不间断开展路面执法检查,并由各区、市在国省道和县乡道路设置245处临时执勤点,严格落实货运车辆“六必查”措施,共查处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35.9万余起,行政拘留86人,有力打击了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

初审编辑:余梁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