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你我共同走过——回首一年经济生活盘点

2013年12月31日 20:25作者:来源:新华网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应对多重挑战,实现良好开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民生保障再上台阶。回首一年,无论面临困境还是取得进步,你我都共同经历、感受。

  新华网北京12月31日电(记者 齐中熙)2013年即将过去,2014年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这一年,中国应对多重挑战,实现良好开局: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改革红利逐步释放,民生保障再上台阶。回首一年,无论面临困境还是取得进步,你我都共同经历、感受。

  直面挑战换挡转型 经济实现稳中有进

  年底前,山东潍坊诸城市超力机械厂正忙着扩大生产规模。企业负责人赵忠义说,原来厂子每月能生产4到5台变矩器,打算扩大规模后,每月能多生产两台。

  国家今年8月起对月销售额不超过2万元的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对小微企业发展促进作用明显。潍坊市对120家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政策实施以来,有45家企业已经扩大生产规模;29家正为扩大产能做准备。

  今年以来,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复苏进程迟缓,部分新兴经济体陷入增速下滑、通胀再起的“两难”困境;与此同时,中国经济也处于增速换挡、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在极为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两个季度下滑,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6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双双负增长;电力消费需求回落;铁路货运量连续下降……

  “寒意阵阵”,这是浙江义乌标点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胜光对当时企业形势的切身感受。这家外贸公司上半年欧美、中东业务同比下降六成多。

  面对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握经济大势,保持调控定力,坚持底线思维,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对经济转型中的阵痛,企业和政府都有清醒认识。不能总是盼着有意外的利好,而是要在转型升级上真正下决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在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下,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被再一次激发。

  下半年,中国经济初步扭转连续下滑势头,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比上季度反弹0.3个百分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稳中略升。1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4%,连续4个月回升,创出18个月以来的新高。全年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

  “随着中央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措施到位和显效,企业生产经营环境逐步改善,制造业继续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

  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改革红利逐步释放

  自9月底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运行以来,这片28.78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成为中国最令人关注的一块改革热土。即使临近岁末,综合服务大厅里有意前来入驻自贸区的企业依旧络绎不绝。

  2013年,“改革”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关键词,从中央到地方,创新脚步扎实有力,改革大幕徐徐打开。

  --精简机构,简政放权。年初,《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经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国务院组成部门减少至25个。此后,新一届政府“自我革命”,一年中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

  --金融改革大提速。国家放开了除个人房贷以外的贷款利率管制,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更多民营银行呼之欲出,银行业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

  --垄断行业改革取得新突破。铁路继初步实现了政企分开后,进一步向地方和社会资本开放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资源开发性铁路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继续深化。完善了成品油价格机制,调价周期由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取消调价幅度限制;建立了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价格挂钩的动态调整机制,适当调整了非居民用天然气价格。

  --一系列财税、工商利好政策出台。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改增改革,今年8月1日从试点扩围到全国,预计全年减税超1200亿元;对小微企业暂免增值税和营业税,使市场主体负担减轻;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宽松平等的准入环境……

  时至年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总方向、时间表等,并对改革作出系统部署。

  “即使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中央也注重以改革统筹各项工作,成为今年以来宏观管理方式的最大创新,是今年能够实现良好开局的关键所在。”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所长聂高民说。

  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民生保障再上台阶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住上新房。”退休工人高俊平坐在刚刚买回来的沙发上,看着新房感叹:“10个月时间,党和政府就让我家实现了几十年的梦想。”

  高俊平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棚户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受益者之一。棚户区改造工程让他们一家告别了住了56年的“蜗居”,搬到了近50平方米的新家。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2013年,随着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管理职能的强化,发展成果正在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安居工程超额完成任务。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超额完成了基本建成470万套、新开工630万套的建设任务。中央安排230亿元补助资金,支持全国266万贫困农户改造危房。

  --新增就业人数再创新高。预计201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预计达到1300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

  --物价涨幅温和可控。1至11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2.6%,低于全年3.5%的调控目标。

  --社会体制改革打牢民生基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覆盖城乡居民2.1亿,累计补偿金额6.3亿元;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初步为农业人口落户城镇开辟了通道。

  “各级党委政府积极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区域发展,加大民生投入,改革制约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取得了实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徐汉明说。

  民生建设没有终点。大气污染问题、农村“三留守”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一系列民生难题亟待破解。

  2013年,中国“雾霾”天气频发。9月12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具体措施。12月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对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作出明确部署。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重视农村“三留守”问题,搞好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实行精准扶贫。

  “要围绕老百姓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社会事业、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城乡统筹发展等领域加快改革,补上短板。”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说。

  原标题:2013,你我共同走过——回首一年经济生活盘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