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山东莒文化 委员、网友"联名"写提案

2013年03月09日 09:15作者:尹海洋来源:大众网

宋镇豪说,莒地是舜、禹的出生地,在当时主张仁孝,这一观点和后来以孔子代表的鲁文化相似,因此,在他看来,莒文化是鲁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它在文明史上,应该是和齐鲁文化比肩的!”宋镇豪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做客大众网北京直播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与网友连线。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

  大众网北京3月9日讯特派记者 尹海洋)“作为历史方面的研究人员,看着莒文化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我很着急!”7日下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宋镇豪坐在大众网北京直播间,眉头紧锁。在今年的政协会议上,他特别提交了要抢救性保护山东莒文化的提案。同样研究莒文化的大众网网友、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提出,要设立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相适应的莒文化研究项目,他的这个建议与宋镇豪的不谋而合,在整理后,宋镇豪将写入提案,提交全国政协。

  委员详解莒文化 可与齐鲁文化比肩

  “你是山东人,你知道什么是莒文化吗?”访谈开始后,宋镇豪先向记者发问。他说,莒文化发源于山东莒地(现为日照莒县),是中国汉字的发源地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以来,在凌阳河古莒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址发现了陶尊文字和刻画图像,这一发现,将人类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500多年。

  宋镇豪解释说,中华早期文明由东部东夷文明和中原华夏文明共同育成,这一观点为学界高度认可,而莒文化则是东夷文明的重要代表。“我们现在说齐鲁大地是礼仪之邦,其实早在上古时代,以莒国为代表的东夷部族才是真正的礼仪之邦,也被后人叫做‘君子之国’。”

  宋镇豪说,莒地是舜、禹的出生地,在当时主张仁孝,这一观点和后来以孔子代表的鲁文化相似,因此,在他看来,莒文化是鲁文化的源头活水,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它在文明史上,应该是和齐鲁文化比肩的!”宋镇豪说。

  网友建言抢救莒文化 写入提案提交两会

  但令宋镇豪着急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莒文化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保护,尽管现在当地已经出台了保护措施,但在宋镇豪看来,这一古老文化的保护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大的投入。“不能再拖了,现在已经需要抢救性保护,再拖下去,莒文化可能就要消失了。”

  访谈现场,同样研究莒文化的大众网网友、齐鲁师范学院副院长刘德增打来电话,与宋镇豪一同探讨保护措施。刘德增说,应从国家层面上高度重视莒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他建议,要设立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相适应的莒文化研究项目,“这是为了探明,到底莒文化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做出了那些贡献,要为它正名。”

  这一建议和宋镇豪准备提交全国两会的建议不谋而合。“他的想法和我的相似,我会在整理后写入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宋镇豪说,应把东夷文明和莒文化研究中心设在莒县,便于深度发掘和保护。此外,他还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设立专项研究基金,以保障莒文化的科学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

责任编辑:马震

本文相关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