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士合:大项目促"转调" 2020建成高水平小康

2013年01月27日 17:00作者:姜洋 张帆来源:大众网

“莱芜是‘小地方’,地方小、人口少。”刘士合说,莱芜虽小,但却明确了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发展定位。目前,莱芜确定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到2016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GDP确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人均GDP确保达到8万元、力争1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达到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力争100亿元。

大众网记者采访省人大代表、莱芜市委书记刘士合

  大众网济南1月27日讯记者 姜洋 张帆)今天,省人大代表、莱芜市委书记刘士合在省人大十一届一次会议分组审议现场接受大众网记者专访,他说,莱芜依靠建设“大项目”来实现“转调”,力争在202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莱芜是‘小地方’,地方小、人口少。”刘士合说,莱芜虽小,但却明确了建设“大莱芜、强莱芜、新莱芜”的发展定位。目前,莱芜确定了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力争到2016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在2011年基础上翻一番,GDP确保达到1200亿元、力争1500亿元,人均GDP确保达到8万元、力争1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确保达到3500亿元、力争40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确保达到80亿元、力争100亿元。到2020年,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要在2016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小地方”想要发展,有利又有弊。刘士合说,莱芜因钢立市,又因钢兴市。钢铁行业兴盛时,占到全市总量的60%以上,钢铁提供的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43%。而现在,钢铁仍占总量的52%,提供的财政收入却不到15%。导致如今“结构单一、发展粗放、效益不高,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目前,莱芜的首要任务就是调结构。“怎么调?我们要增量调整,即在发展中调。”为此,莱芜将投入抓手放在大项目建设上。
  刘士合介绍,目前全市在建过亿大项目394个,其中过10亿元大项目71个;在建大项目计划总投资198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24亿元。大项目中80%属于钢铁经济加工,从原来的只生产零件晋升为零部件、发动机的生产加工等。“我们争取2015年前,生产出第一批高端商务用车。”
  随着一步步改进,莱芜非钢产业占工业比重现已达到47.8%,比往年提高4.1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占比达到34.4%,提高1.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由6.4%提高到6.7%,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由71.5%提高到76.2%;投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74%。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点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