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秋千:重要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

2013年12月10日 08:34作者:来源:大众网

荡秋千是我国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流行于山东省博兴县及其他省份,由于秋千制作简单,便于娱乐,深受群众喜。麻大湖的湖畔秋千,如今还成了年轻人约会的首选,秋千架上显身手,秋千架下会情人,更是为这一古老习俗注入了新的内容。

  荡秋千是我国多民族共有的游艺竞技项目,流行于山东省博兴县及其他省份,由于秋千制作简单,便于娱乐,深受群众喜。
  荡秋千作为一种重要民间文化和民俗活动,源于先秦,后来逐渐流传到至民间,由“以习轻(敏捷)者”为功用发展至民俗竞技娱乐项目,它从一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民俗文化活动的发展与变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娱乐内容的不断丰富,流传我国两千余年的秋千,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其作为一项竞技内容更难得到传承。但在博兴县麻大湖畔,不但长盛不衰,而且更加繁荣。每年清明节,湖畔村村扎大秋千,户户扎小秋千。村民在院内两棵树之间横绑一木杠,中间将绳子一挂即成秋千。更简单者,干脆在大门口的门框上挂条绳子,一个秋千就成了。村里的大秋千有两种样式,一是用四根大木头暑期,上架横梁,横梁上穿两个“距”,“距”上系粗绳,下端穿一“吊盘”。这样高大的秋千是竞技者的娱乐场所,少男少女尽可在上边大展身手。二是将马车的车轮轴埋在地下,车轮上对称斜插两根木头,木头顶端系绳子,上边穿“吊盘”。娱乐的人只管坐在上边,下边的人推动木轮旋转,上边的人即刻在空中飞旋。此秋千称为“轮秋千”。玩秋千也是有讲究的,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两天开始,清明节到达高潮,清明节第二天即拆除,以为“悠前不悠后”,如果清明节后再荡秋千,即为“悠后”,被视为不吉利,容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麻大湖的湖畔秋千,如今还成了年轻人约会的首选,秋千架上显身手,秋千架下会情人,更是为这一古老习俗注入了新的内容。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