扽 腔:曲调抑扬顿挫,唱腔真假结合

2013年12月10日 08:35作者:来源:大众网

扽腔这一地方剧种的诞生约在清嘉庆初年,距今大约已200余年。县境东北部高渡村一带的底层民众,向以沿街献艺乞食为生,此时衍生了萌芽状态的扽腔。据一代代艺人流传下来的史料称:杜兰喜自幼聪明过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欢演唱民间小曲。

    扽腔这一地方剧种的诞生约在清嘉庆初年,距今大约已200余年。当时到处饥民如蚁,食不果腹。博兴县位于鲁北平原,属黄泛区,人民生活更加困窘。县境东北部高渡村一带的底层民众,向以沿街献艺乞食为生,此时衍生了萌芽状态的扽腔。
  历史文明的承袭和积淀,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催生了扽腔艺术。当时,自然灾害连年,民生困顿,以艺谋生的人渐多,他们大都演唱当地流行的杂曲小调。博兴县高渡村民间艺人杜兰喜融民间多种杂曲于一体,编成有故事情节的段子进行表演,由于曲调抑扬顿挫,唱腔真假结合,高吭低婉,有时一扽一停的像滚轱辘,故俗称“扽轱辘戏”。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群众的文化需求,男女老少争相观看,故民间流传有“听到杜兰喜唱,饼子贴到门框上。”、“听到杜兰喜的声儿,丢了纺花车儿”等俗语,可见杜兰喜的扽腔深受那个时代妇女的喜爱。
  据一代代艺人流传下来的史料称:杜兰喜自幼聪明过人,天生一副好嗓子,喜欢演唱民间小曲。乾隆末年,杜兰喜出生在一个赤贫家庭里,生活难以为计,他农忙种地,闲时沿街献艺乞讨,孝敬父母。据传说因为是他拉着砘子哼成的,人们称为“杜兰喜扽腔”。当时的主要曲目有《鸳鸯嫁老雕》、《王小赶脚》等。扽腔从此在高渡村诞生了。通过外出乞讨演出和授徒,扽腔快速地向周边地区传播。
  清朝末年,“扽腔”的创作剧目和移植剧目不断增加,演员阵容不断强大,最多时达到四十人,并集生、旦、净、末、丑各种行当,只是伴奏的乐器仍然停留在鼓、锣、钹、皮鼓、板这几件上。扽腔在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其传统剧目也具备诸剧种并陈、绚丽多姿的特色。经过杜兰喜和后代传人的努力,扽腔剧目达到300多个。演出的剧目有:《王盘吵年》、《父女斗》、《双钗记》、《二堂训子》、《龙凤面》、《宝莲灯》、《赵美荣观灯》、《王小赶脚》等。
  二百多年来,扽腔经过历代艺人的加工提炼和修饰创造,发展形成了优秀的民间戏曲,其独特的戏文、唱腔、表演形式和音乐结构,为戏曲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