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姑城传说:表达了劳苦大众的意愿

2013年12月10日 07:51作者:来源:大众网

蒲姑国是殷商时期一个小国,西周时被武王所灭。武王封姜子牙齐地时,也包括蒲姑国故地。姜子牙的五世孙胡公,曾以蒲姑国故城蒲姑城为都,后迁都临淄。史料记载,现博兴境内“蒲姑城遗址”,应是殷商时期蒲姑国国都所在地。围绕这座古老的都城,衍生出很多古老的传说。

    蒲姑国是殷商时期一个小国,西周时被武王所灭。武王封姜子牙齐地时,也包括蒲姑国故地。姜子牙的五世孙胡公,曾以蒲姑国故城蒲姑城为都,后迁都临淄。史料记载,现博兴境内“蒲姑城遗址”,应是殷商时期蒲姑国国都所在地。围绕这座古老的都城,衍生出很多古老的传说。
    蒲姑城传说流传了两千多年,在博兴县及周边县市区几乎家喻户晓,主要是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表达了劳苦大众的意愿。如善良的穷人在蒲姑城旁边给财主耕种时拾得金砖,还有孝子因没钱孝顺父母在蒲姑城旁边的大树上吊时,树上落下元宝等等一些传说和故事,无不是冥冥之中蒲姑城的主人在惩恶扬善。蒲姑城的传说故事发展传承至今,经过博兴县及周边地区历代劳动人民的加工、传承,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区域文化体系,并得到了充分的传承发展。
    作为商周古城的蒲姑城,在《史记》、《括地志》、《中国通史简编》中均有记载。《青州府志》中这样记述:“蒲姑氏,殷所封地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已其他入于齐。蒲,又作薄,今博兴。”这些记载说明蒲姑城是确实存在的。而根据蒲姑城传说发展、繁衍而来的蒲姑城传说故事也承载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蒲姑城传说所蕴含的历史、文学艺术资料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高价值,其中传说中宣扬的忠诚孝义、惩恶扬善等思想观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