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朔:屡陈强国之计为汉武帝赏识

2013年12月10日 09:21作者:来源:大众网

东方朔常被武帝问以众臣不解之疑难问题,多能解答甚详。东方朔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晚年不顾年老体弱,刻苦著述,能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是他的辞赋《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

  东方朔(公元前161~前93)字曼倩,西汉平原郡富平县人(今惠民县人)。东方朔自幼好学,聪慧过人,性格诙谐。汉武帝即位之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举贤良方正之士。东方朔应诏到长安,上书汉武帝说:“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东方朔的上书虽然文辞不逊,却颇得武帝称誉,被征为贤良方正,得以待诏公车。后以恐吓侏儒得幸,待诏金马门,入朝事汉武帝。再以辩驳郭舍人,得幸为常侍郎。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建元三年),汉武帝不恤民情,扩建上林苑,东方朔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甚得武帝欣赏,遂拜为太中大夫。后因醉小遗殿上,被免为庶人。随即又命为中郎,直至去世。东方朔言词敏捷,常直言谏武帝,受到武帝的称赞,又屡陈强国之计、兴利除弊之策,也多为武帝赏识。东方朔常被武帝问以众臣不解之疑难问题,多能解答甚详。东方朔是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晚年不顾年老体弱,刻苦著述,能使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之地的是他的辞赋《答客难》和《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以主客问答和自我解嘲的形式,含蓄地抒发了自己有志不得施展的郁愤情绪,巧妙地为自己鸣不平。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