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 塑

2013年12月16日 08:38作者:来源:大众网

面塑艺术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在中国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体现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1998年温成亮到天津一带发展面塑手艺,眼界开阔,技艺大进。

  面塑艺术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种手工艺术,在中国文明历史的长河中,体现了人类在思想和实践上所能达到的智慧高度。

  面塑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面塑,即大众化的面塑,是可以食用的面塑。

  狭义的面塑,俗称“捏面人”, 是专用于收藏的面塑。它以糯米面为主料,调入不同色彩的颜料和防腐剂,用手指和简单的工具——小刀、小篦子、竹针等,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塑像的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它是从广义的面塑中演变而成的一种专门制作出来用来收藏和欣赏的手工艺品的艺术。

  阳信县这种狭义上的面塑民间艺术历史原来没有文字上的记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阳信县西部温店镇温店街的夏德印,在外地学到了面塑艺术,回家后传给本村的温成明。温成明学成后,又叫将这们手艺传给了他的弟弟温成亮。他们兄弟二人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衣饰容貌,无不逼真传神,栩栩如生。

  1998年温成亮到天津一带发展面塑手艺,眼界开阔,技艺大进。他捏塑的传统剧目《十三寡妇征西》中的人物形象——杨门的十三个女将,塑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因此在参加“天津市民间艺术展”上获得银奖。温成亮之子温国胜子承父业,面塑技术更加精湛。2005年温国胜携艺到国外交流,为祖国赢得荣誉。“温式面塑”现已成为阳信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芭。

  温成亮之女温明英,继承了“温式面塑”的全部技艺,她将温氏面塑中的“一印、二捏、三镶、四滚”和揉、捏、揪、挑、压、搓、滚、碾、剁、拨、按、切等技法绝活都学到了手,将《西游记》、《杨家将》、《三国演义》等传统名著中的数百个典型人物,塑得栩栩如生。她的作品于2004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民博会暨第二届中华民间艺术精品博览会优秀表演奖。

  2007年“阳信面塑”被滨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首批“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