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

2013年12月16日 08:21作者:来源:大众网

阳信县博物馆时建于1996年,坐落于山东省阳信县梨园公园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座北朝南,一栋七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顶,高檐脊,飞檐高翅,腰檐内收,檐下正中悬有“阳信县博物馆”匾额,顶为四角攒头,脊饰鸱吻垂兽,绘声绘色,形象逼真,独具风格。馆内设库房、展厅、值班室等。 

  阳信县博物馆时建于1996年,坐落于山东省阳信县梨园公园内,为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座北朝南,一栋七间,建筑面积200平方米,高九米,青瓦覆顶,高檐脊,飞檐高翅,腰檐内收,檐下正中悬有“阳信县博物馆”匾额,顶为四角攒头,脊饰鸱吻垂兽,绘声绘色,形象逼真,独具风格。馆内设库房、展厅、值班室等。 

  阳信县历史悠久,经专家从小韩遗址、纸坊遗址、雾宿洼遗址等十几处遗址出土的小口双耳罐,红陶钵,罐、夹砂灰陶鬲口沿残片考证,属大汶口前期文化,证明早在七千多年以前,就有人在阳信这块土地上居住生活,繁衍生息,辛勤劳动,遗留下了无数的珍贵遗产。其中既有先辈们留下的生活用品、劳动器械,如石刃、石镰、打击石、穿孔石、黑陶片、蚌镰、骨针(系新石器时代遗物)鉴、双耳环铜壶、陶马、陶俑、渔、猪、春米陶俑等,也有先辈们留下的宗教信仰、文化等方面的物品,如编钟、编磬(经专家鉴定为战国时期乐器,其音阶有十三个,音质清晰),石造像、玉石佛像、石造像、铜佛(为北魏时期张显珍石造像,造像美观,石刻精巧;玉石弥陀佛像,形象逼真,证明当时文化艺术的发展和佛教的兴盛)、五彩人物画坛、茶叶末梅瓶、大明通行宝钞、名人字画[展子虔《迎春图》(复制品,正品藏于故宫);李阁老南征图(组图,长九米的横幅);清光绪皇帝画像;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手写书画题词木刻本;乾隆皇帝御笔;清代著名书法家刘石庵亲笔字迹横批等,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也是阳信人的骄傲。建国以来,经过几代文化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保护、挖掘、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具有极其珍贵的研究历史、珍藏的宝贵价值的物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晓亮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