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遗址"八里疙瘩"与狐仙的传说

2013年12月06日 11:12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在利津城西南八里远的地方,有一古代烽火台遗址,人称"八里疙瘩"。 八里疙瘩高约四五尺,上面树木茂盛,荆棘丛生。在烽火台的东南角有很多洞,细者如碗口粗者似水桶,一个个深幽幽黑洞洞的,令人发怵。附近村里的人割草剜菜从不到此,孩童也不敢来这里玩耍,都说那洞里边住着狐仙。 传说之一 传说清光绪年间,八里疙瘩附近的朱家村有一个光棍汉,名叫杨海,以在集市上当经纪人赚钱谋生,空闲时喜好打猎。

    在利津城西南八里远的地方,有一古代烽火台遗址,人称"八里疙瘩"。 八里疙瘩高约四五尺,上面树木茂盛,荆棘丛生。在烽火台的东南角有很多洞,细者如碗口粗者似水桶,一个个深幽幽黑洞洞的,令人发怵。附近村里的人割草剜菜从不到此,孩童也不敢来这里玩耍,都说那洞里边住着狐仙。 传说之一 传说清光绪年间,八里疙瘩附近的朱家村有一个光棍汉,名叫杨海,以在集市上当经纪人赚钱谋生,空闲时喜好打猎。 有一年秋天,麦苗刚出土,正是野兔最肥的时候。杨海扛了猎枪,在烽火台附近的豆茬地里转来转去搜寻着猎物。他转了大半天,也没见着野兔的影子。正想收枪回家,忽见不远处有一毛茸茸的东西伏在草丛里,杨海毫不犹豫端起猎枪就是一枪。他跑过去一看,打中的并非野兔,而是一只小狐狸。那小狐狸受了伤,回头看了杨海一眼,就一头钻进了逢火台下的洞穴里。当时杨海也觉得有点后悔,可时间一长,便把这事忘记了。 过了春节,杨海在店子街赶完集,来到一家小饭馆里,要了几个菜,自斟自饮起来。他一直喝到天黑,才晕晕乎乎地往家走。来到烽火台附近,忽然有一白发、白眉、白须的老者领着一帮年轻后生,挑了灯笼,拿了棍棒,拦住了他的去路。杨海正诧异,那老者对他说道:"杨海,我的孙子没招你没惹你,你为何平白无故的伤害于他?"杨海说:"老大爷,你我素不相识,无冤无仇,我啥时候伤害你的孙子了?"老者勃然大怒:"好健忘的狂徒,竟敢狡辩,给我打!"那帮后生一听,冲上前去摁倒杨海,砰砰啪啪地乱打起来。杨海拼命地逃脱,一边喊救命一边没命地往自己村里跑。直到进了村,回头看看无人追来,杨海才放慢了脚步回到自己家中。这时,他已是鼻青脸肿,皮开肉绽了。 自此以后,杨海家常常遭到莫名其妙的暗算,有时刚和好的一盆面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被什么东西撤上了尿,有时深更半夜会有一阵砖头瓦块突然飞进院里,有时刚打的酒拿回到家里喝时却变成了凉水。人们都说:"杨海得罪狐仙了,须补过求饶才行。"就这样,杨海连受了三年骚扰,实在无法忍受了,只好在光绪二十三年变卖了部分家产,并拿出多年的积蓄,在烽火台上修了一座小庙,取名日"狐仙庙"。从此以后,他再没出过什么事。 传说之二 相传离八里疙瘩不远的尹王庄,有一王姓人家的孩子,远离家乡到北平神仙胡同的一家店铺里学做生意。那时候当学徒是不准随便回家的,这孩子在北平一住就是一年。 到了腊月底,店铺关了门,别人都回家了。这姓王的孩子算算时间算算路程,就是紧赶慢赶,到家时也赶不上过年了。况且,回一趟家的盘缠也不是个小数,所以他干脆不走了,打算在店铺里帮老板看门守家。 大年除夕,这孩子看到街上的孩子们都在欢天喜地放鞭炮,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热热闹闹,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来。他面带愁容,眼含泪花,在胡同里徘徊。 这时,一位白发、白须、白眉的老者乘坐着一辆轿车子从胡同深处驶了过来。老者见这孩子面带愁容,就停下车问道:"除夕之夜应该欢欢喜喜的,你为何愁眉不展呢?"这孩子回答道:"店里的伙计、学徒们都回家过年去了,只有我因路途遥远,不能回家和亲人团聚,所以忧愁。"老者又问:"你是何方人氏?"孩子答道:"我是山东利津城西南尹王庄人。"老者说:"我也正要去利津城西南的八里疙瘩,你可以搭我的车回家去。"这孩子知道八里疙瘩那地方,距他们村不远,可那里除了一座小庙外,并无人居住呀!他心中疑惑,但又一想:老者既然说去八里疙瘩,或许是去烧香还愿呢!他遂上了老者的车。老者嘱咐他说:"外边风大天黑,千万不可掀开窗帘往外看。" 此时已入夜,这孩子听从老者的嘱咐,闭目而坐,一路上似睡非睡地昏昏沉沉。只听得风声呼呼,车行如飞。行至鸡叫,老者轻轻地拍了一下孩子的面门,这孩子才清醒过来。老者对他说:"现在已经到了八里疙瘩,离你们村很近了,你就自己回家吧。"这孩子定睛一看,眼前正是八里疙瘩,自己的村子隐约可见,并已能听到村中传来的鞭炮声。他转过身去想向那位老者道谢,谁知连人带车却不见了踪影。 这孩子回到家中,父母又惊又喜,忙问:"孩子,你是怎么回来的?路上走了几天?"这孩子便将昨晚上的奇遇叙说了一遍,家人们无不惊奇。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隋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