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平大鞅歌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3年12月13日 20:11作者:来源:大众网

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这种“鞅歌”不是老百姓在农田劳作时所唱的“秧歌”,鞅与秧音同字不同,“鞅”是套在马脖子上的皮绳,是一种钳制马的工具。

  德平大鞅歌2009年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德平大鞅歌起源于元朝,这种“鞅歌”不是老百姓在农田劳作时所唱的“秧歌”,鞅与秧音同字不同,“鞅”是套在马脖子上的皮绳,是一种钳制马的工具。元朝统治者十分残暴,实行保甲制度,五户为邻,邻有连坐法,十户为甲,四甲为一保。统治者在各个村庄里设甲长一名以监督管理全村的军政。若有宴会或欢乐场合时,首领便强迫甲长找年轻的妇女陪其唱歌作乐。当时一些崇尚气节的文化人不忍心见到同胞姐妹遭此蹂躏,于是想出变通的办法,编写出通俗俚词,用男扮女装去应付差事。演唱内容咋听起来庸俗不堪,实则是有怨而生,迫不得已。如有雨雪天气或炎炎烈日,甲长们各自张伞带领一伙演唱者等候,这便是大鞅歌的雏形。德平大鞅歌的发展,明清两代为发展成熟期,除了扭、唱之外,又添加了打伞的、持花灯的、演练阵式等内容,清末至民国期间习武之风日盛,鞅歌中又添加了前场(即武场),达到了鼎盛。随着时代的发展,德平大鞅歌逐渐发展成为本地百姓定型、定期的娱乐活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大闹花灯,欢庆元宵。  

  德平大鞅歌是以村为单位组织活动。根据参演人数,鞅歌队可大可小,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人员分为四大部分:一是行政。包括鞅歌头、领灯的。鞅歌头,是鞅歌的组织者;领灯的负责鞅歌的外出事务,由村中德高望众有丰富社会经验的人担任。二是演员。包括打伞的、蹦鼓子的、扭鞅歌的、演唱的。打伞的有四人组成(其中一人为伞头)是鞅歌跑场子的核心;蹦鼓子(也叫旋风鼓子)的也有四人组成;扭鞅歌的(又称角色)由本村妇女组成,人数可多可少,一般是手持莲花灯、腰系彩绸打扮。另外还有丑角(又称为老座)多是男性扮演,或男扮女装,或扮相夸张,以丑为美;演唱的可唱小段及整本的鞅歌调,根据不同内容,人数分一人、两人、多人不等。三是后台。即敲锣打鼓的等。后台,大鼓、镲、铙、锣等乐器各一,镲、铙、锣也有双套的。大鼓为指挥,击鼓者熟知场阵变化,以鼓点的快慢频率及不同节奏配合伞头完成跑场阵式的变换。四是后勤。包括布灯的、备蜡烛的以及其他勤杂人员。后勤,布灯的由两人组成,负责鞅歌出村的联络工作,背蜡烛的一人,负责鞅歌进村及跑场前给持花灯的角色分蜡烛。另有六至七人负责照明,看管道具、衣物等。

  德平大鞅歌在鼎盛时期有武场、文场两部分:

  (一)武场,又称前场,是由村中习武之人表演拳脚及刀、枪、剑、戟等兵器套路。表演又分单人表演和双人及多人对打,表演者随鼓锣或紧或慢的节奏,抽招换式,闪展腾挪煞是抢眼。随着时间的推移,武场逐渐消失,鞅歌队中只保留下了文场。

  (二)文场分扭鞅歌和演唱两部分:

  一是扭鞅歌。这是文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四把伞带领四个蹦鼓子及众多角色组成,表演时,伞头带领鞅歌队跟随大鼓点,演练阵式,俗称跑场子。过去跑场的阵式很多,如“拜金台”、“编辫子”、“剪子股”、“四门斗”、“迷魂阵”等。如今的鞅歌只演练其中的一两个阵式,即有一个简单的阵式启动,再亮角色,最后演练一个较为复杂的阵式。跑场子时须围成一个大圆圈,伞压阵脚,由缓而急,鼓声阵阵,烛光花影,呈现一派喜庆祥和的景象。首先是亮伞。四把伞同时滚动而出,有大滚伞,小滚伞,金钩钓鱼、空中飞伞、旱地拔葱等,且样式不断翻新,舞动起来,只见伞转,不见人影。其次是亮鼓子。四名小伙短衣打扮,蹦起敲鼓子,动作虎虎生威。最有名的是旋风鼓子,蹲在地上旋即腾空而起,边踢旋风脚边敲鼓子,落地无声,蹲下又起,充分展示了鲁北汉子的阳刚之气。第三是女角色亮相。女角色手端莲花灯扭鞅歌,莲花灯灯座呈“斗”形,上口大下口小,由木框钉成,四周糊上白纸或钉上透明塑膜,贴上诗词、剪纸、绘画作品,内放蜡烛。演出时,每位女角色腰系彩绸,手端莲花灯,扭起鞅歌来只见烛光摇曳,人影翻动,远处看就像是条条火龙,鞅歌场面颇为壮观。最后是亮丑角。四名丑角扮相夸张,动作表情怪异,一亮相就逗得人们捧腹大笑。

  二是演唱。唱手由村中有歌唱表演才能的人来担任,各村演唱的曲调不尽相同,多达六七种,有的曲调抑扬顿挫、高亢有力,有的婉转动听若莺歌燕语,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演唱又有单人和多人之分,单人演唱内容大多是恭喜、颂扬好风光、新形势、庆丰收等小段,具有代表性的有《十二个月》、《哭五更》;多人演唱的为分角色的整本鞅歌唱词,其演唱内容大多寓教于乐,唱词通俗易懂,最具代表性的有《哑巴唱》、《还阳之说》、《新郎拜新年》等。演唱起来有捧有逗,诙谐幽默,有讽有褒,发人深省。

  鞅歌出庄称作散灯,是德平大鞅歌的一大特色。即相邻村庄结为灯友,相互交流、庆贺。灯是用松子捣末裹以桑皮纸,做成蒜头大小的纸捻,用棉油浸透而成。散灯时,由甲村到乙村再到丙村,沿路布灯,三十步或五十步不等,引路照明。漫野灯火闪烁,遥望远处一簇簇的花灯,烛影摇红,沿着弯曲的乡间小路,犹如一条巨大的火龙蜿蜒前行,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德平大鞅歌在雏形时期,如同受钳制的马匹,是被强迫忍痛而歌。元朝灭亡后,随着时间推移,德平大鞅歌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性的文化活动,成为一大民族文化遗产,七百年流传不衰。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