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正色立朝,忠贞为国

2013年12月11日 19:53作者:来源:大众网

颜真卿一生正色立朝,忠贞为国,刚直不阿,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文治武功为历代人民传颂。现存本县的《东方画赞碑》、《东方先生墓碑》是颜真卿中年书法成熟时的杰作,它们和巍巍的平原郡城墙遗址及至今仍随处可见的众多的“绊马石”都是颜真卿抗击安禄山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号应方,祖籍琅琊(山东临沂),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唐朝杰出书法家、政治家。开元二十三年中进士。他博学工词,事亲至孝。擢制科,迁侍御史,为杨国忠所恶,出为平原太守,亦称颜平原。后历任吏部尚书,御史大夫、冯翊太守、尚书右丞、太子太师,进爵鲁郡开国公,世称颜鲁公。他的书法禀承家学,既继承了魏晋以来王羲之父子为代表的书法艺术成就,又吸收了其他各书法家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正而不拘窘,庄而不板滞,丰伟遒劲,雄秀独出,世称“颜体”。颜真卿被誉为继王羲之而起的第二位书法革新家,“颜体”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夏,颜真卿被杨国忠以加强地方吏治为名,排斥出京都,出任平原郡太守,颜真卿敏锐地察觉到时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有叛乱的迹象,而平原郡正在安的管辖范围之内,颜真卿以防雨霖为名,修筑城墙,疏浚河池,秘密招募壮士,囤积粮草,以备不测。为了麻痹安禄山,每每大会文人学士,高唱低酬,饮酒赋诗,并组织文士着手编撰音韵辞书巨著《韵海镜源》。狡猾的安禄山深知颜真卿深谋远虑,对他放心不下,于天宝十三载派人来平原郡视察,实为刺探军情,颜真卿将计就计,领着来人遍游平原郡名胜古迹。刚撰书完成的两块碑刻还未立起,(一记,十多名同僚同时从京师出外任之事,一记颜氏三代作平原太守事),便邀请来人一一加以评点。在游览东方朔祠庙时,见开元八年德州刺史韩思复所刻《东方画赞碑》,“咸叹其文字纤靡驳癣生金”,于是颜真卿挥笔书写了《东方画赞》碑文,撰写了碑阴记,并篆书阳额,隶书阴额。游至东方朔墓时,见墓区荒凉,几近废弃,又表示要为东方先生修复墓地,并撰书《东方先生墓碑》碑文,从而使安禄山以为颜真卿不过一介书生,不用顾虑他。第二年,安禄山于范阳叛乱,由于唐王朝毫无准备,且升平日久,民不知兵,不久黄河以北郡县大部失陷,独平原郡城高池深,兵多粮足,守备森严,稳如泰山。为防御安禄山的骑兵,颜真卿还用烧砖的方法烧制一种特殊的兵器,民间俗称“绊马石”,有圆形、六棱、八棱、椭圆形,形状不一,大小不同,用时铺设在敌兵必经之路,马踏上便人仰马翻,守城也可作砸击之物,颜真卿一边严阵以待,一方面派司马参军李平飞马赴京急奏,唐玄宗正为河北尽陷而哀叹,“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时,听到李平急奏,急呼中使出宫迎侯,并令李平飞马直接到寝殿门奏报,玄宗无限感慨地说:“朕不识颜真卿形状如何,所为得如此!”玄宗对颜真卿大加赞赏,令其固守平原,伺机反攻,收复失地。

  颜真卿奉旨后,立即招募勇士,准备反攻。同年十二月,叛军攻陷洛阳,安禄山称大燕皇帝,派段子光持李憕等三位烈士首级巡谕河北郡县,来到平原郡,威胁颜真卿投降,颜真卿喝令卫士腰斩了段子光,历数安禄山分裂国家,荼毒百姓的罪行,并编蒲为身安葬了三位烈士,守城将士群情激昂,在平原郡的感召下,附近郡县纷纷杀死安禄山的伪官归复朝廷,随后颜真卿与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联络河北十七郡一同起兵抗叛,共推颜真卿为盟主,联军多达二十余万人。玄宗遂诏拜颜真卿为户部侍郎,仍兼平原太守。此时形势对联军非常有力,河北几尽收复,但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互相倾轧,朝廷处置失当,致使形势急转直下,潼关失守。不久叛军急攻河北,平原告急,颜真卿见大势已去,召集部下商议:“贼势既尔,若委命待擒,必为其快心,辱国之命也,今将径赴行在……若朝廷必诛败军之罪以励天下,则王纲可振,死亦何恨;如复从事以责后效,则业不朽矣。”众人赞同。756年10月撤离平原郡,至凤翔谒见肃宗皇帝。德宗时,宰相卢杞借刀杀人,劝说皇帝派颜真卿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去劝降叛将李希烈,颜真卿明知是计,但为了国家的利益,毅然前往,劝降李希烈未成,李希烈想利用他的威望称帝也是妄想,最后被李希烈缢死在龙兴寺,终年七十八岁。

  颜真卿一生正色立朝,忠贞为国,刚直不阿,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文治武功为历代人民传颂。现存本县的《东方画赞碑》、《东方先生墓碑》是颜真卿中年书法成熟时的杰作,它们和巍巍的平原郡城墙遗址及至今仍随处可见的众多的“绊马石”都是颜真卿抗击安禄山叛乱,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见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