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伽:唐朝重臣

2013年12月17日 15:45作者:来源:大众网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冬十二月的一天,旭日初升,寒风飒飒。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皇城礼部贡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唐朝开国以来的首次科举考试于当日放榜,应试的举子们蜂拥榜前,争睹榜文,但见进士科的14人中,“孙伏伽”三字赫然榜首。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冬十二月的一天,旭日初升,寒风飒飒。大唐帝国的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皇城礼部贡院,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唐朝开国以来的首次科举考试于当日放榜,应试的举子们蜂拥榜前,争睹榜文,但见进士科的14人中,“孙伏伽”三字赫然榜首。

  孙伏伽,贝州武城(山东武城)人。隋朝末年,孙伏伽便涉足官场,做了一名官职卑微的小吏,几经升迁,到隋炀帝末年,成为京畿万年县(今陕西西安)的法曹,负责审理刑狱,督捕奸盗,查办赃贿,是万年县颇有点权势的官员。他不满足于小小的法曹,编织着飞黄腾达的美梦。然而,他的愿望还没实现,隋王朝就覆灭了。李渊在长安称帝,孙伏伽识时务地降顺了大唐王朝,积极地为唐王朝出谋划策。李渊建唐数日,他便上疏谏言三事:“臣听说,天子有诤臣,虽无遭也不能丧失天下;父有诤子,虽无德也不能陷于不义。所以说,子不可不诤于父,臣不可不诤于君。隋朝君主所以失天下,那是因为不愿意听到自己的过失。当时不是没有直言的人,而是君主不接受劝谏,把自己比为德盛天下的唐尧,认为自己的功德超过了夏禹,穷侈极欲,恣意妄为。天下才士,肝脑涂地,人口渐少,盗贼日多,君主却不了解,臣子也不敢奏撤。假若隋朝君主能广开言路,选贤任能,赏罚得当,人人乐业,谁能将其推翻呢?陛下起兵晋阳,天下响应,但切莫以为唐得天下容易,要知道隋失天下也是很容易的。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一言一行都由史官记录下来。既然如此,怎么可以恣意所为而不慎重呢?狩猎,要依据农时,不能没有节制。臣听说陛下接受了别人贡送的猎鹰,这是消磨人意志的玩物,是小孩子玩的游戏,陛下岂可如此?又听说相国参军卢牟于献给陛下一把琵琶,长安县丞献给陛下一副弓箭,这几个人都得到了奖赏。《诗经》上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想要得到的,有什么不能得到!陛下所缺少的,是此类玩物吗?”

  “百戏散乐本来就不是雅正的乐舞,隋朝末年非常兴盛,人称淫风,不可不改。最近臣听说太常寺从民间借取了五百件妇女的裙襦,做为百戏散乐使用的服装,准备在五月五日于玄武门演出。臣以为这种做法不妥,望陛下明诏禁止。”

  “臣还听说.性相近而习相远。皇太子及诸王身边的人不可不严格选择。凡是不义无赖之徒,喜欢狩猎、歌舞、沉迷声色之人,决不可任用。历史上许多子孙不孝、兄弟离间之事,都是身边的人教唆造成的。望陛下选任贤明,作为皇太子及诸王的幕僚。”

  孙伏伽的奏疏,直言无讳。自李渊称帝以来,他是第一个上疏进谏的人。李渊乃贤明之君,对孙伏伽的逆耳忠言颇为赞赏,提升他为治书侍御史,职司评议狱案得失,还赐给他精美的丝绸300匹。

  皇上的赏识使孙伏伽大为亢奋,他不断上疏,指陈时政,评说得失,多为李渊采纳。李渊也更加赏识孙伏伽。一次,他对大臣裴寂说:“隋朝来年,皇帝昏庸无道,大臣只知阿谀奉承,君臣之间互相蒙骗,上不闻过,下不尽忠,所以社稷倾覆,国家灭亡。朕拨乱反正,志在安定民心。平息叛乱要用武将,守住江山依靠文臣。希望他们各尽其能,以纠正失误。朕很希望博采众议,但只有李纲忠心为国,可嘉可敬;孙伏伽上疏言弊,诚直可嘉。其他人仍重蹈前朝的弊风陋习。只是俯首听命而已。这哪是朕所希望的呢?”

  李渊称帝三、四年,有效地控制了关中地区后.命秦王李世民等挥兵东进,鏖战数月,打败了雄居黄河南北的王世充和窦建德。李渊闻捷,大为亢奋,颁诏大赦天下。但诏下不久,他又命令惩治王世充、窦建德的部下,把他们流放边远地区。孙伏伽闻悉,上疏进谏道:“皇上无戏言,自古如此!陛下已下令将这些人赦免,现在又要将他们流放。所谓法律,由陛下制定,陛下也应以身作则遵守,这样才能使天下人畏服。自己不讲信义,而让别人讲信义,这可能吗?行赏施罚,没有贵贱亲疏之分,全凭道义。对王世充、窦建德部下已赦免了的,应维持原判。”李渊再次采纳了他的逆耳忠言。

  武德五年,孙伏伽已是颇受李渊器重、名闻朝野的官员了。但他并不满足,又以极大的热情参加了这年十二月举行的第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是职司官吏考核的吏部考功司副长官——考功员外郎申世宁。在参加进士科角逐的30名举子中,他最欣赏孙伏伽的卷子,列为第一。此外,又录取了13人。

  进士科始于隋炀帝,但由于历史湮没,隋炀帝时的开科情况今巳不详。在中国科举史上,有名可考的第一个状元,便是孙伏伽。

  当时,科举制度初创,状元郎不象后世那么荣耀,也不象后世那么受人推重。孙伏伽中状元后,官位并没升迁,仍做他的治书侍御史。

  各地的割据势力一个个被铲除,天下一统于唐,大唐江山渐趋稳固。然而,李氏皇族内部的权力争夺却日渐激烈,秦王李世民朝思暮想夺取皇太子李建成的储君位子。齐王李元吉则站在李建成一边。武德九年六月,李氏兄弟的争斗白热化,李世民在太极官北门——玄武门设下埋伏,射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个月后,李渊无可奈何地禅位李世民,自己做太上皇去了。

  在这场“玄武门之变”中,孙伏伽拥护李世民.鞍前马后。奔走效劳。李世民即位后,论功行赏,赐孙伏伽男爵,食邑乐安(今山东广饶)。第二年,即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又提升他为大理寺的副长官——少卿。

  李世民鞍马征战多年,养成了爱骑马射箭的习惯。孙伏伽上疏说:“臣听说天子居住的地方,禁卫九重;天子若要行动,则出警入跸。这并不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威风,而是为皇帝着想。为皇帝着想,也就是为国家百姓着想。陛下跑马射箭,是极危险的事,臣窃以为不可。”李世民读了他的奏疏,非常高兴。

  贞观五年,孙伏伽审理一桩案子,不慎失误,被罢免官职。不久,李世民重新起用他为刑部郎中。郎中位次尚书、侍郎,是刑部的高级官员。任职不久,官复原职,再度出任大理少卿,旋即调任民部的副长官——侍郎。贞观十四年,孙伏伽被提升为大理寺的长官——寺卿。数年后,出为陕州(州治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刺史。

  李世民的儿子李泊坐天下的第六年,即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孙伏伽年老辞官。四年后,既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孙伏伽于武城家中寿终正寝。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宝才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