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小巷:山东济南的历史名片

2013年12月22日 16:25作者:来源:齐鲁晚报

清一色的石板路把小街装点得古色古香,街两旁虽没什么历史名人的豪宅,但透过一些高规格的大门楼,仍能窥见昔日在此街居住者的显赫地位与身份……这些老街小巷堪比北京的胡同,如同是老城区的血脉。它们犹如一张历史的名片,向世人诉着古城的久远。

  清一色的石板路把小街装点得古色古香,街两旁虽没什么历史名人的豪宅,但透过一些高规格的大门楼,仍能窥见昔日在此街居住者的显赫地位与身份……这些老街小巷堪比北京的胡同,如同是老城区的血脉。它们犹如一张历史的名片,向世人诉着古城的久远。

  山东济南,一座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它不仅有城子崖、齐长城、灵岩寺、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孔庙等历史文化遗迹,更有着数不胜数、纵横交错的老街小巷。芙蓉街、马市街、翔凤巷,将军庙街、东花墙子街、后宰门、院后街、贡院墙根……它们堪比北京的胡同,如同是老城区的血脉。它们犹如一张历史的名片,向世人诉着古城的久远。

  步人金菊巷,你不经意间会被这条街上的五号大门所吸引。这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建筑,被当地人称作“冀家大院”。据说,这是清朝最后一个武状元的宅府。大门两侧的石刻和木雕十分精美,拱形门楣上端所镶嵌的一块大青石上高悬着不知何意的“成宜”两字,其历史的沧桑可见一斑。整座门洞的豪华气派,足以显示当年主人不凡的身份。该街一号和三号大门是鲁菜名店“燕喜堂”的诞生地。大门两旁的雕花镇门石以及门上镶嵌的刀法精细的石刻、木雕,保存依然完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笔者年逾七十,在老城区土生土长,是地地道道的“老济南”。上世纪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我家居住在大明湖畔的顺贡街。该街从南到北不足300米,清一色的石板路把小街装点得古色古香。街两旁虽没什么历史名人的豪宅,但透过一些高规格的大门楼,仍能窥见昔日在此街居住者的显赫地位与身份。当时,我家居住在2号,在街北首,该房两进院落、阔大庭深,装有很考究的二门,院内用碎石铺就的甬路也极讲究。更令人称奇的是,前后两院有两口形状相似、但水质却迥异的水井:前院的井水发涩无法饮用,后院水井之水却甘甜可口。前后相隔不足十米,两口井水质为何截然不同?这一现象当年曾引起地质部门的关注,但始终没找到答案。

1950年,我们家搬到了离此不远的西奎文街。这条街虽然不足二百米,但位置极佳:北依大明湖,西邻贡院墙根街和省府大院,南靠芙蓉街,街东头是府学文庙。那时府学文庙内茂林修竹、枝节横生。省府大院里也同样林木繁茂、古树参天。这两处绝佳的去处,便成了乌鸦、喜鹊、斑鸠、麻雀等鸟儿们理想的栖息之地。每到黄昏,众鸟归来,百鸟齐鸣蔚为壮观。居民与鸟比邻而居,都把鸟儿视为亲密的朋友,无论大人还是顽童,从不随意伤害它们。夏日里,巢中的雏鸟如遭遇暴风雨袭击落于地下,居民们便会想方设法将其送入巢中。

  我这“老济南”与小街巷有着不解之缘。1990年西奎文街拆迁,我又搬至现在的东华街。该街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街东头有属于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督城隍庙。这座督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古色古香的山门至今仍保存完好,门楼四角探出的精雕龙头气势威严,屋脊上的瑞兽、牡丹、葵花等砖雕十分考究。更值得称道的是,整座庙门全部用砖石砌成,没有一根木梁。正是由于督城隍庙的存在,才使得东华街这条老街巷愈发显得古朴典雅。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济南老街小巷的留恋与日俱增。闲暇之余,经常穿行于老街小巷中观赏深藏其中的濯缨泉、珍池、双忠泉,寻古探幽。前不久,西安的表哥来济,他很想看看济南的老街巷、老民居,我先后领他去了曲水亭、王府池子、平泉胡同、涌泉胡同、西更道、小兴隆街、泮壁街。但见沿街的房屋粉刷一新,灰底白墙黑漆大门,加之悬挂着统一配制的木制对联,凸显了历下的古城风貌。对联的内容大都与历下的老街巷及泉水有关。如“清泉称人意,古巷烹茶香”、“泉清堪洗目,水静自成怀”、“柳絮飞白雪,荷香伴碧泉”、“月洗高桐泉水静,云窥小榭古桥幽”、“青泉引凤至,古木化龙飞”……表哥吟咏着这些别致的对联,情不自禁地说:济南的老街巷保存得如此完整,堪比西安的老民居。说话间,只见有三五成群的外地游客也穿行在这些街巷中,他们在民居前驻足,指指点点,或停步议论纷纷。

  值得一提的是,城建部门在旧城改造时,很注意保护老街巷。在大明湖扩建时,特意保留了秋柳园的部分街道及极具历史价值的“王家大院”,并辟为“秋柳人家”,成为新湖区的一景。济南的老街小巷,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保护好老街小巷,对提升济南历史名城的文化内涵十分重要。但愿城建和文物部门顺乎民意,能把济南更多的小街巷保留下来。它们作为历史的遗迹,是无法复制和再生的。(胡安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