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韶台的盛时风貌与历次修建

2013年12月15日 18:07作者:来源:本网综合

闻韶台初建于何时,已难确定。但据地方志文献记载,最早可上溯至汉唐时期。从宋元明清6位官员名士所撰文章记载和互相印证可知“曲堤镇镇之左有闻韶台一所。世传先师夫子在齐闻韶,兹即其地。”

  历次修建
闻韶台初建于何时,已难确定。但据地方志文献记载,最早可上溯至汉唐时期。从宋元明清6位官员名士所撰文章记载和互相印证可知“曲堤镇镇之左有闻韶台一所。世传先师夫子在齐闻韶,兹即其地。”“汉唐以来,先师过化之地,俱必有建,因筑台其间。”这说明筑建闻韶台,是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唐之后,在尊孔成为一种社会时尚的背景下出现的事。此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闻韶台伴随着孔子历史地位的时荣时枯而时兴时衰。查阅明、清等4部《济阳县志》和曲堤东街《刘氏族谱》得知,自宋金时期到鸦片战争前夕900多年间,闻韶台有过9次较大的修建。4部旧县志中有6篇文章记述了历次修建闻韶台的缘由始末。将相高官和文人名士歌咏《闻韶台》胜景的诗词歌赋也有25首。透过这些历史墨迹,可以想见闻韶台的兴衰轨迹。
元代二品官御史台王士熙,在他写的《曲堤镇重修大成庙碑记》中详细披露了闻韶台早年的状况。屡经战乱的宋金时代,闻韶台已衰微到近于荒废的程度。乡村百姓,可任意登台远眺,漫游休息。针对当时闻韶台的荒废状况,祖辈生于曲堤的廉访史周点偕同著作郎王绘奏表上书朝廷,建议重修闻韶台和创建供奉孔子的大成庙。历经周折,始在金大定年间(1161~1189),由周点的子孙们在闻韶台旁修建了文庙,实现了先辈的夙愿。金贞祐年间(1213~1216)的兵乱,又使文庙毁坏殆尽。到了元代,有位名叫张友仁的儒生和他的一班文朋好友,为闻韶台及文庙的废圮而兴叹。于是他们共同商定重修闻韶台的事宜。在王士熙的支持下,募资兴工,将闻韶台加高加大,并在文庙旧址的一角买地二亩(1333平方米),依附古台修建了门楼,在台顶上建起了有4根明柱的大成殿。还把孔子等先哲圣贤的塑像和相配套的讲堂、斋舍、供奉祭祀的礼器修葺得焕然一新,使闻韶台与大成殿成为当时一大人文景观。这次兴建工程,共花费铜钱五百缗即五十万文。在施工中曾有莒州(今莒县)知州刘忠率领府官马克敬等官员以及张友仁的伯兄张友恕、张友钦等人前往相助。大成殿于泰定四年(1327年)九月落成。经王士熙上奏,朝廷曾诏令四方,命各地官员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前往参加庆典活动。可以想像,当时社会对闻韶台的重视程度。时过200多年,历经风摧雨涤,闻韶台再次荒废,大成殿也颓败废坠。到明代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的时候,只有刻记着王士熙所撰修建大成庙情况的石碑还残存着。据时任武定(今无棣镇)兵备道佥事曹天宪的《重修闻韶台》中记载:他到曲堤镇实地调查闻韶台的状况时,曾登上台顶,披襟拂袖,纵目四望,而感到“和风日丽,鸟翔于木,鱼泳于川,农野耕而贾市集,宛然想见当时闻韶台之盛”。于是他发文布告全县,损资修葺闻韶台。将“台之巅旧有佛像撤去”,在台下“建礼塾数楹”,即增建了读书讲学的房舍若干间。又过了22年,至明万历三年(1575年)时,在任的武德兵备佥事四川籍人刘世赏主持,又对闻韶台进行了一次修葺。这次所需费用,由济阳人官至户部尚书的高时捐资一半,其余部分由本县较富裕的人家资助。通过这次修葺,使闻韶台“灵基四楹,穷阁二廊,窅窅耀耀,奕奕堂堂,惊目快心,较前比雄而增丽矣。”受高时之托,刘世赏写了《重修闻韶台记》,将有关情况作了详细记载。到了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湖北籍的尹应元,在从河北移职武定任武德道副使时,有感于曲堤是“先圣过化之区”,十分重视闻韶台的保护工作。他筹措资金,组织工匠,对闻韶台上的殿台楼阁进行整新修饰。把腐朽的柱梁桷椽逐一更换,把剥落的丹碧色漆重新涂饰,使闻韶台面目一新,过往者无不另眼相观。尹应元还在闻韶书院前建立了“万世宗师”坊,石刻坊联:“玉振金声三月独含千古味,凤仪兽舞两阶犹动四方风”。这不仅使闻韶书院增添了幽深古香的气氛,也使闻韶台增加了庄重典雅的色彩。在这次对闻韶台的整修过程中,原知县蔡惟忠和新任知县黄应魁以及典史姜禄等人都分工负责,尽其心力。户部尚书高时为详记此事写了《闻韶台记》。清代,从康熙十三年(1674年)到咸丰四年(1854年)的150年间,闻韶台又修葺过4次。每次修建,或由名士乡绅倡导,或由衙署官员组织;或修残补缺,或扩建增制。可谓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以官府和社会的力量,不断保护和丰富着闻韶台。康熙十三年(1674年)曲堤东街的贡生刘金墉、乾隆十七年(1752年)北京人任济阳知县的朱垣,都曾为修葺闻韶台捐资兴工,撰文奏疏,奔走呐喊,史上留名。还值得一提的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在任的知县天津人李能白,花费千金重修闻韶台,台刚修成,便离职而去。后由济阳人艾元烈把李知县尚未修葺的残缺圣像予以补修。曲堤东街《刘氏族谱》中记载着:“咸丰四年(1854年),贡生刘仲元力成义举,成为最后一位修闻韶台的有名人,他因此受到官府的褒扬。“邑侯王公嘉其敏”,而赐“宣力韶台”的匾额。1928年,时任济阳县长的杨光衡视察曲堤时登韶台,曾表示对闻韶台进行重修,但因后来调任未成此举。又6年后闻韶台就成为老照片上这副模样了。再经风雨40载,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72年,闻韶台遗址被彻底用铲子填了水湾。至此,这所在济阳境内延续了上千年的历史人文景观,就形迹全失,荡然无存了。
闻韶台,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的遗迹,虽然在世事沧桑中消失了,但它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容以及对济阳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和深远的。《济阳县志》中记载闻韶台的诗作文章就有30多篇。北宋著名散文大家曾巩题写“人人为本”;诗书名流黄庭坚题词“千古一脉”,均留下对闻韶台的文化感悟。近年来,社会各界包括一些县乡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恢复历史人文景观旧貌、发挥闻韶台遗址作用的呼声愈来愈高。笔者曾因此写过专题调查报告和专题片脚本《圣迹———曲堤闻韶台》。县政府办公室将调查报告加按语印发县领导及有关部门。2003年,笔者以闻韶台为例撰写的《开发利用县域历史人文资源》研究报告引起领导重视。时任县委书记(现任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苏树伟做出批示,责成副书记雷卫国、宣传部长姜荣昌、副县长杨玉美组织城建、文化等有关部门召开会议,研究讨论闻韶台开发利用问题。该报告于2004年入选济南市学术年会论文集———《科技创新与城市竞争力》,2011年获山东省政府颁发的“齐鲁新方志奖·优秀论文奖”。由此使笔者想到:如果真有重新建设闻韶台的那一天,那将是在新世纪创建的一项全新意义的文化建设工程,唤起的是现代人的思古之幽情,营造的却是社会的文化新气氛;搭起的是历史文化的古台,演唱的却是现代经济的新戏;赢得的将是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新成果。济阳人将期望着闻韶台的新生。真可谓:
千年沧桑岁悠悠,
圣迹兴衰伴春秋,
古台若有新生日,
济阳更上一层楼。
(本文原载《济南文史》与《联合日报》,略有改动)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