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阴民间艺术:十八大姐斗王皮

2013年12月15日 18:29作者:来源:本网综合

   《斗王皮》亦称《十八大姐斗王皮》。流传于平阴县郭柳沟村一带、一种融歌舞为一体的秧歌剧。《斗王皮》创作流行于清乾隆年间,系原籍平阴县孙官庄,在朝做兵部侍郎的孙光祀主持编作的。以济南府养子院门旁掌破鞋的王皮为模特,以平阴县民间流传的民曲为基础,创作了这个剧目,每年晋京献演,备受欢迎,自此流传至今。

  该节目须用20个角色来完成。即:王皮、小扛活、王皮的十八个老婆。十八个老婆有的腐腿、有的瞎眼、有的秃顶,个个都有残疾。都是丑旦打扮。还要根据规定的人物各自的性格和特点,化妆成不同的人物形象。剧情是:王皮自幼学成手艺,专以上鞋为生,挣下几箱铜钱,娶了大大小小九双妻妾,原只想妻多快乐。谁想妻妾间争风吃醋,整日吵嚷,王皮罚跪顶灯的技巧练的非常纯熟。是日元宵佳节,圣天子有道设下万盏花灯,士农工商,作买的作卖的,皆在大街观灯。王皮为了讨好众妻妾,欲将她们请出前去观灯。每请出一个老婆,不是打情骂俏,便是互相指责,插科打诨。这是一个纯娱乐剧,本身并没有比较大的社会意义。

  演出时,每人高举彩灯一盏,锣鼓领奏,王皮同各老婆对唱,唱词有的也临时自编自填。曲调多是民间流传的曲牌、民间调。有“耍孩儿”、“山坡羊”、“桂枝香”、“迭断桥”等。由于有成套的曲调和动作,《斗王皮》已成为我县比较体系化了的歌舞表演形式。为保持表演传统,该村于1940年即成立了“王皮戒赌社”,每人每年献麦20斤,后村里又抽出三十亩空地作为活动经费,使《斗王皮》的活动带上半官的性质,流行更为活跃广泛。

  随着时代的交替,《斗王皮》的发展也时断时续,却从未停下其发展的步伐。节目内容也逐步做了改编,赋予其积极向上的社会意义。1958年3月,省歌午团的孙昌武周岳帮助县文化馆舞蹈干部,对《斗王皮》做了大幅度的改编,提炼而成为大型舞蹈《唱灯》,并组成了12人的县代表队赵济参加全省跃进歌舞会演,获得创作奖金50元。1964年参加了泰安地区会演,对该节目的挖掘创新亦有新进展。

  1973年4月泰安地区组成代表队以《斗王皮》的曲牌和秧歌舞的形式,排练了有12位女演员演出的《玫瑰舞》。参加山东省音乐舞蹈大赛获一等奖。省歌舞也曾根据《斗王皮》加工编排了大型舞蹈《庆丰收》,在全国各地上演。1991年2月,平阴县商业局民间艺术表演队根据《斗王皮》编排了大型广场节目《跑灯》,共40人组成,20个女演员持扇,20个男演员持伞,男女演员身着民族服装。跑灯采用了《王皮》调六个曲牌其中的“山坡羊”、“清江吟”两个曲牌,经过整理加工,男女青年手持“伞灯”和“玫瑰灯”各二十盏,动作或洒脱刚健,或娇媚俊俏,在吹打乐的伴奏中,翩翩起舞,观之如大地花开,彩灯翻飞,景色壮丽。该节目参加了我县民间艺术大赛获一等奖,同年三月又参加了济南市民间艺术大赛,又获一等奖。

  《斗王皮》是民间艺术的瑰宝,虽然平阴是她的原产地,但其早已声名远播。国内尤其是我省范围内的很多专家学者在创作民间舞蹈和音乐时,有很多都借鉴了《斗王皮》的舞蹈形式和曲牌,其中的“山坡羊”是借鉴最多的一个曲牌之一。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余梁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