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花鼓:起源于凤阳 几经创新

2013年12月12日 14:48作者:来源:金乡政府网

《花鼓戏》自明朝洪武年间起源于安微凤阳,迄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当时主要流行于皖北、苏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金乡花鼓戏以唱词为主,节奏紧凑,唱腔连贯,给人紧迫感,其节奏有快板书的韵律,行内有“淮北花鼓卖腔不卖词,金乡花鼓卖词不卖腔”的说法。

  历史沿革

  《花鼓戏》自明朝洪武年间起源于安微凤阳,迄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历史,当时主要流行于皖北、苏北、豫东和鲁西南地区。演出形式以舞为主,唱念为辅,表演自然淳朴,生活气息浓郁。那时花鼓戏艺人周中环、李新元等艺人结社成团,先后到汴京(今河南开封)、曹州府(今山东菏泽)、济宁州(今济宁市)和南四湖等地区进行巡回演出,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在鲁西南地区一带曾留传着“唱花鼓的进了庄,家家户户不喝汤(吃晚饭)”,“听见花鼓响,急急忙忙去戏场”等民谣,充分说明了群众对花鼓戏的喜爱和它深厚的群众基础。

  旧社会,把花鼓戏污蔑成淫词滥调,屡遭禁演取缔。为了该戏剧的生存,艺人们将花鼓戏易名“文明花鼓”、“花鼓叮当”进行演出。1909年,安微凤阳花鼓戏班来到金乡县羊山一带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喜爱,当地艺人高春和借此机会与凤阳花鼓老艺人进行艺术交流,共同切磋技艺,使他的演艺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此,花鼓戏在鲁西南一带广泛流传,发扬广大,自然而然的成为韵味独特的“金乡花鼓戏”。花鼓戏在徐楼村有着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四十岁以上的群众大都会哼上几句花鼓腔,当地有“大徐楼,小李庄,出门都是花鼓腔”的说法。

  现存花鼓戏艺人姬生诗自幼喜爱花鼓戏艺术,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期跟随高春和学习花鼓戏演唱艺术,并于1964年成立了花鼓戏剧团,为贯彻党的“双百方针”,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来,由于各种原因,该剧团日渐松散,但花鼓戏一直流传至今。

  基本内容

  早年起源于安徽凤阳的花鼓戏,清朝时由老艺人传至金乡县羊山镇徐楼村,金乡花鼓戏迄今已有近三百多年历史,主要流行于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其演出形式以唱为主,并有梆子、鼓、锣伴奏,载歌载舞,生活气息浓郁,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演出形式根据情况有时为三五人、有时为十几人。早期演出形式男的头戴礼帽,身穿大褂子,身背花鼓;女的头扎彩球,脚绑垫子(有时花鼓戏的女角色由男演员扮演,为了真实地表现出当时的妇女形象,所以必须绑垫子,扮成小脚)。四十年前,金乡花鼓戏受其它姊妹艺术形式的影响,逐渐演变为男女演员都化妆,着戏装,使演出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金乡花鼓戏以唱词为主,节奏紧凑,唱腔连贯,给人紧迫感,其节奏有快板书的韵律,行内有“淮北花鼓卖腔不卖词,金乡花鼓卖词不卖腔”的说法。

  金乡花鼓戏的演员表演能力非常强,男女演员都能反串,演员可根据剧情需要,临时安排。

  金乡花鼓戏主要唱腔和配置乐器如下:

  一、主要唱腔,共分八个唱腔:

  1、基本唱腔(金乡花鼓戏的主调)

  2、二八板

  3、唱郎板

  4、五梆板。

  5、男腔(调)

  6、女腔(调)

  7、喜腔

  8、哭腔

  二、配置乐器:

  1、梆子

  2、大鼓

  3、大锣

  4、二页子

  5、边鼓 

  6、二锣

  7、二板

  主要价值与意义

  一、作为在民间流传几百年的金乡花鼓戏,早年在鲁豫皖苏交界地有很大影响,是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也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形式。

  二、金乡花鼓是民间以戏曲为载体,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通过演唱的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广大民众,抒发了民众的爱憎,使广大民众在自娱自乐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金乡花鼓兼容性强,极易吸收各方面的营养,地域特色非常突出。

  四、金乡花鼓语言通俗,乡土气息浓郁,为民俗学、方言学、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基础资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