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寨竹马:与荒王陵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3年12月10日 13:33作者:来源:邹城外宣网

“尚寨竹马”与荒王陵有着密切的关系。“尚寨竹马”共分十二阵,依次为:围城阵、四角合围阵、梅花阵、合兵会师阵、兵分三路阵、攻心阵、掏心阵、三才阵、探营阵、穿心阵、三鱼阵、迷魂阵。

  “尚寨竹马”源于山东省邹城市中心店镇尚寨村。

  “尚寨竹马”与荒王陵有着密切的关系。荒王陵位于尚寨村九龙山,明太祖朱元璋的儿子朱檀安葬于此。朱檀死后朝廷派兵守陵,守陵士兵每天都要排兵布阵进行操练,尚寨村的先辈们借用当地的民间艺术按照守陵士兵排阵演练的形式,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形成了今天的“尚寨竹马”。

  “尚寨竹马”的角色有“兵”、“卒”、“将”、“帅”。队伍分列两队,进退有序,驰骋纵横,战鼓紧催,金角齐鸣,气氛活跃而紧张。

  表演中的伴奏乐器尖子号可模仿马的嘶鸣声及战场上的冲杀声,把激烈的战场气氛加以烘托。

  “尚寨竹马”共分十二阵,依次为:围城阵、四角合围阵、梅花阵、合兵会师阵、兵分三路阵、攻心阵、掏心阵、三才阵、探营阵、穿心阵、三鱼阵、迷魂阵。

  “尚寨竹马”表演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尚寨村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热爱竹马表演。

  “尚寨竹马”以民间游艺中的“跑竹马”为手段,折射出明皇家的礼仪风貌,涵盖着礼仪与民艺的历史遗风;在表演中将明代守陵士兵的演练阵式融入民间舞蹈之中,这就使得使古代军事文化和古老的舞蹈文化结合起来,相互依存、相互融汇而相映生辉;在其产生、沿革、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表达着当地人民群众的心中愿望和精神世界,具有孔孟之乡浓厚的民风民俗,充分显示出孔孟之道的文化胎记。

  为了挽救这一民间艺术,邹城市非遗保护部门制定多种保护措施,安排专业人员多次进村进行采访、调研,挖掘整理第一手的资料;对“尚寨竹马”的表演和阵法进行排练;组织电视台对竹马表演拍摄录像片,在文化馆非遗展室进行宣传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高娜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