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习俗:戏曲擂台赛是较流行的一种形式

2013年12月23日 20:44作者:来源:大众网

参赛者年龄、身份、剧种不限,业余戏曲爱好者颇多。比赛一般举办多期,每期4-6名选手,演唱自己拿手唱段,由评委、观众打分,专家点评决出擂主一名。前一期为守擂方,后一期为攻擂方,以此类推。有的擂台赛每月决出擂主一名,一年出12名擂主,在12名擂主中决出一名年度总擂主。再从年度总擂主中决出三年或五年总擂主。

  演出习俗

  白头戏

  旧时,出嫁之女若在婆家挨打受气,苦熬不过,投缳溺水而死后,娘家族人挟械赶来,打砸一番,并要婆家以命相抵。经中人说合,除将死者隆重安葬、偿付一定金钱外,安葬之日还需罚戏谢礼,称为“白头戏”。罚戏用款由婆家支付,所演剧目需有剧中角色穿白饰孝,号啕痛哭者。演出“白头戏”之意是损害婆家声誉,告诫四乡不可与其做亲。演出地点一般设在距“婆家”近处的场院、路口。观者多为行人、儿童和娘家助威者。

  官戏

  旧时,新官到任,下属及乡绅恭贺,常借新任官员名义邀约戏曲班社演唱,名为“官戏”。点戏者多为当地名流,由其出资。演出剧目多是吉庆意味的柳子戏、山东梆子。经常点演的《加官》、《封相》、《搬窑》,称为“三出头”。以此作为对新任官员的奉迎,戏资相对优厚。立碑送匾时,也常邀班演戏。

  班堂戏

  旧时,衙门内眷或告老官员之夫人、小姐若要看戏,多将戏曲班社邀至衙内,在厅堂或后宅演唱剧目。观看多系女流,外人不得观看。演出剧目多以“三小”剧目为主,若是戏班内其它行当有出类拔萃者,也需演唱拿手剧目。有赏钱,管吃喝。衙中官眷诞辰,也通常演“班堂戏”庆贺。

  起赌戏

  秋收后,农村演戏赛神。有不务正业者,假借娱神之名,开场设具,聚众赌博,从中渔利。赛期结束,他们敛钱酬谢艺人,要求延期三五日,多至十日,继续牟利。在一些地区,还由当地有声望者或“青皮”开设赌场、宝局,为扩大“头钱”收入,常邀请戏曲班社为其演出助兴,演出时间多在五天以上。演戏期间一些货郎、生意人也来作买作卖,但需向“会首”交纳一定钱款,作为起赌戏的部分收入。

  谢雨戏

  因旱祈雨后,如天降喜雨,五日内雨足,四乡村民以为邻村“求雨”之功,感激万分。遂“帮扶”(出人力协助)、“撵箱”(四处寻找戏班),由四乡村民均摊集资作为演戏费用,感谢龙王爷、关老爷降甘露、兆丰年,因此称为“谢雨戏”。演出时间一般为六日,多为“灯戏”(夜场演出)。演出剧目多是龙王爷、关老爷“表功”之戏。四乡村民扶老携幼,争相观看,欢喜万分。

  谢神戏

  旧时,为求福、求寿或禳病、灭灾、高中、升迁后,常请戏曲班社演戏,酬谢神灵。演出地点一般在谢神还愿者院内,多演“加官”祝福庆寿剧目或短折清唱。演唱时间较短,戏班参加人员不多,戏资每人一份,另加壶酒、糕点。一般将赏钱和馈赠物品带回戏班,众人均分之。也称“欢乐戏”。

  喜庆戏

  旧时达官贵人或富豪人家寿诞升迁、结婚生子、金榜题名等喜庆之日,常聘戏班演戏以示炫耀。此外,宗祠或神庙落成,常以演戏表示隆重庆贺。后来老人祝寿、结婚喜庆、开业庆典,也往往请剧团贺之,但多为戏曲清唱或折子戏。

  打闹台

  全部由打击乐承担,气氛非常热烈。凡听到“闹台”一响,便知演出快要开始了。农村远近村民则从四面八方纷纷向演出地点赶来,其场面颇为壮观。有的地方亦称打通戏。打通戏一般要打三通。头通叫官通,锣、大铙合奏;二通为响通,单皮鼓领全堂打击乐齐奏;三通为吹通,由两支唢呐吹奏“将军令”、“哪吒令”、“柳摇锦”、“一枝花”等曲牌。三通过后戏正式演出。

  开集戏

  每逢城乡大集,亦称物资交流会或集贸市场迁址或新建开张,通常搭建简易舞台,请剧团演戏。一般连演多日,以此营造热闹气氛,招徕商客。观戏、赶集者如云,以求集市生意兴隆。

  点戏

  旧时戏班在乡村演出,有“点戏”习俗。即演剧目不得由戏班定点,要有村、社的头目或权威人士指定。方式:要预约戏班在这里演出或在开演之前,由报单者拿上写有戏班全部上演剧目的折子,俗称“戏折”,找到该村分管唱戏的村首、社首或会首来选择决定演出的剧目。有时村首还要去找村里能说会道、有身份有学问、懂戏剧的绅士挑选而定,这样,戏班才可演出。新中国成立后,在农村演出仍遵循这个规距。只是“戏折”变成“演出剧目表”或“剧目单”。如今,“点戏”习俗仍沿袭。在戏曲小剧场,观众可参考演员的“戏单”点戏,一折或多折,费用自理。如此“点戏”习俗,既可满足广大观众的观戏要求,又能使演出剧团按照群众的意愿去编创和排练节目,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演员演唱水平的提高。

  戏歌

  这是戏曲与歌曲结合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当前的各种文艺演出中经常出现,深受演员、观众喜爱。早期演唱的戏歌,当属上世纪70年代常香玉用豫剧演唱郭沫若的《水调歌头》(粉碎“四人帮”)。戏歌采用了戏曲的声腔板式,又吸收了歌曲的流利上口。有的以民间说唱的基本音调为基础谱写歌曲,有的把戏曲韵白融入歌曲之中,有的采用戏曲曲牌的旋律,使地方戏曲的韵味与音乐有机结合起来,听者耳目一新,尤为爱之。戏歌不失为多渠道推广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尝试。

  戏曲茶座

  亦称梨园小剧场。这是一种新的演出娱乐形式。其有别于旧时的茶楼。现在演出场所多设在宾馆、酒店,演员10人左右,观众席可容纳60-100人,环境优雅。演出一般晚上8∶30开始,演至凌晨。如戏迷观众兴致未尽,演出时间可随意延长。演员不着戏妆,多演折子戏或戏曲清唱。观众听戏为主,饮茶为辅,凭戏单可点唱自己喜爱的唱段,每折戏50-100元。戏迷观众亦可独自登台演唱或与演员同台表演,这种习俗缩短了观众与演员的距离,多体现休闲性、互动性、自娱性,是深受市民喜爱的戏曲演出形式。观戏者除戏迷观众外,外来客人也常到此,戏曲茶座从另一种意义上也成了展示当地戏曲文化的窗口。

  擂台赛

  戏曲擂台赛是当今较为流行的一种戏曲活动形式,带有广泛的参与性和一定的竞争性。参赛者年龄、身份、剧种不限,业余戏曲爱好者颇多。比赛一般举办多期,每期4-6名选手,演唱自己拿手唱段,由评委、观众打分,专家点评决出擂主一名。前一期为守擂方,后一期为攻擂方,以此类推。有的擂台赛每月决出擂主一名,一年出12名擂主,在12名擂主中决出一名年度总擂主。再从年度总擂主中决出三年或五年总擂主。比赛过程往往有观众互动参与环节。现场观众在结果公布前,可预测擂主,测中者可获礼品。菏泽一带戏曲打擂者甚多,其中不乏有白发老人,也有几岁玩童。此演出形式多与媒体结合,影响较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魏鹏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