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三进士

2013年12月14日 04:01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古往今来,莱芜曾涌现出无数名人贤达,使这方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平添了无穷的魅力。从明末到清末的漫长岁月里,东街村魏氏家族耕读继世,人才辈出,曾先后有六十多人分别考取贡生、拔贡、举人、进士等功名。魏昭藜初任四川夔州府开县知县,后署理奉节县,他为官一身正气,铁面无私。

  古往今来,莱芜曾涌现出无数名人贤达,使这方古老而又文明的土地平添了无穷的魅力。在莱芜名人荟萃的史册中,莱城区口镇东街村的“一门三进士”便是其中辉煌的一页。
  从明末到清末的漫长岁月里,东街村魏氏家族耕读继世,人才辈出,曾先后有六十多人分别考取贡生、拔贡、举人、进士等功名。其中最显赫的当属顺治年间进士,时任工部屯田司主事魏似韩,康熙年间进士魏锡祚,以及乾隆年间进士魏昭藜。明清两代莱芜共考中进士31人,仅东街村魏氏就有三人。因其同出魏氏一族,故有“一门三进士”之称。可以说这不仅是东街村魏氏家族的自豪,同时也是当时整个莱芜的骄傲。
  科举制度始于汉代,完善于隋唐,止于清末,是封建统治者招贤纳士、网罗人才的重要途径。要考取进士,大体须经过两个阶段,六个层次的大型考试,即科举的初步考试(分别为童试、岁试和科试),以及科举的正式考试(分别是乡试、会试和殿试)。其中殿试是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在太和殿亲自主持。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由此可见,科举考试非同一般,它要经过层层筛选,优胜劣汰,竞争异常激烈残酷。有的读书人甚至把大半生的光阴都消耗在科举考试上,最终却名落孙山。难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年近花甲考取了一名举人就喜极发疯了。而东街村魏氏在明清两代除其它功名外,光进士即有三人,不能不令人称羡。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三位进士不但满腹经纶,才学出众,而且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政绩斐然,老百姓有口皆碑。
爱民如子魏似韩
  魏似韩字公度,号两屏,是清顺治九年进士,也是东街村考中的第一位进士。他初任陕西雩县知县,首先关注的就是老百姓的休养生息。他通过走访调查,深感雩县弊政多端,其中最严重的就是前任县令为了自己能加官晋爵,每年都要向百姓搜刮白银数千两作为进贡之礼。魏公了解到此种情况后怒不可遏,拍案而起,他对为个人仕途而鱼肉百姓的卑鄙行径深恶痛绝。他向雩县父老明确表态:“夺赤子脂膏求媚上官,吾誓不为此!”他说到做到,从任职第一年起就明令废止了“米豆草束税”、“买马税”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达十多种,每年给老百姓减负万余金,而自己却一无所私,廉洁自律,赢得了雩县民众的信赖和由衷的爱戴。
  雩县是个贫瘠的地方,当时有荒田百余顷。前任知县谎称已经开垦,并上报朝廷邀功请赏,这无形中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使其苦不堪言。魏公了解情况后,据理力争,毫不妥协,终于把这一虚报的数字从开荒册籍上纠正过来。同时他又鼓励民众屯田开荒,生产自救,改善其生活条件。
  作为雩县百姓的父母官,魏似韩十分重视教育事业。他见学宫程祠破败不堪,不蔽风日,就设法予以重修,不出几月就焕然一新。他还不顾公务的劳累,兼任教员,亲自授课。雩县多年无人考中功名,魏公到任仅两年多就有人名标皇榜。
  魏似韩在雩县任职期间,所做的事情不止这些,但他做的每一件事皆以造福百姓为宗旨。雩县有名望的绅士曾真诚地感谢他说:“诸弊尽除,公苦矣!”魏公则淡然一笑说:“求民不苦足矣,我苦我自甘之。”当地百姓为了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自发地组织起来要为他建祠画像,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他甚至把别人早已为他画好的像亲手付之一炬。此高风亮节足以与清代廉吏于成龙相媲美。
  魏似韩因政绩卓著,后被调往京城,升任工部屯田部主事。本来他想大展宏图,以实现辅佐皇帝定国安邦、造福于民的夙愿,却因官场的腐败和勾心斗角而心灰意冷,又加之当时母亲年高多病,于是毅然辞官归乡以尽孝道。尽管后来朝廷曾多次召其进京复职,他都没有改变主意,从此不复出山,直到病卒,享年81岁。
断案如神魏青天
  魏青天原名魏锡祚,字子晋,号长麓,康熙庚辰进士。曾官至奉直大夫晋阶中宪大夫督理江西通省驿传盐法道兼巡瑞袁临筹处提刑按察使司副使。他初任河南林县令,由于政绩突出,不久升任河南泰州牧,历时十有三年。在此期间他治理政务更为勤勉,散里均役,减轻粮农负担,疏浚河道,修筑堤坝,平息水患……为当地百姓实实在在地做了许多好事。后因其折狱明决,断案如神,又升任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其祖谱载:郡邑凡有疑难大案辄委公会审,他所参与审理的案件无不迎刃而解,既不冤枉一个好人,也决不放过一个坏人。他所在辖区甚至周边郡县无不政通人和,社会秩序井然,因此老百姓亲切地称他是“魏青天”。
  据传,他任按察使司副使之初就十分漂亮地审结了一桩悬而未决的人命大案,一时传为佳话。案情是这样的:当地有一位教书先生是其父辈老弟兄五个唯一的独苗,为了养老送终,弟兄五个都将他视为亲生,并且每家都给他分别娶了一房媳妇,各自使唤,倒也其乐融融,相安无事。
  但天有不测风云,谁知某年夏天的一个晚上,教书先生在三叔家吃饭后竟突然暴死,经仵作验尸后认定为食物中毒。其余四个媳妇便都迁怒于三叔家的那个媳妇,指控她杀死了亲夫。官府未加细审,将其屈打成招打入死牢,只等秋后问斩。这女人当时正身怀有孕,一死可是两条人命啊!她既冤又怕,忙让娘家人为其上诉。但经复审,几乎所有办案的官员皆无异议。案子几经辗转最后落到魏大人案头。魏大人办案一向明察秋毫,他接过案宗细细审阅,发现本案有几个重大疑点:一、吃晚饭时一家四口围坐一处共同进餐,为何只有教书先生一个中毒而死?二、饭菜由厨师做好后,是丫环直接送去的,被告根本没有投毒的机会。三、夫妻二人一向恩爱有加,未曾有半点仇隙,论理不可能无缘无故地谋害亲夫。那教书先生又是怎样死的呢?魏大人苦苦思索着,案子一时陷入绝境。
  真是无巧不成书,魏大人平时有个习惯,每当遇到棘手的案子时总喜欢看看闲书,以此换换脑筋,理清思路。这天他无意中拿过一本药书随便翻阅,忽然看到里面有这样一条生活常识:紫荆花与鲜鱼相混,人食后必死无疑。魏大人心中蓦然一喜,莫非......他让仆人验证书上说的是否正确,先将紫荆花放在煎好的鲜鱼上,然后让狗吞食,果然一转眼的工夫狗便口吐白沫,呜呼哀哉了。因此,魏大人更坚信自己的判断。
  次日升堂,魏大人命衙役将原告、被告及丫环等传至公堂之上,细加审问。当问到丫环时,她称那天送饭从紫荆树林中穿过时恰好起了一阵风。有几朵荆花自然飘落在盛鲜鱼的盘子里,她怕主人责骂,便把紫荆花仔细拣了出来,但花粉却无法挑干净……魏大人又让教书先生的三叔回忆那天吃晚饭的情景,老人说:“晚饭时确实是吃的鲜鱼,当时我们老两口及儿媳都不舍得吃,一再让着他吃……”原来如此,都是紫荆花惹的祸!
  魏大人当下命人将教书先生的女人无罪释放。说来也巧,时隔不久这媳妇一胎生下了两个白白胖胖的男丁,而其他四个媳妇生的都是女孩,真是苍天有眼!教书先生的五位老人相约一起来到府衙,见到魏大人“扑通”一声齐齐跪在地上,口中连声称赞:“您真是俺们的再生父母,青天大老爷呀!”
  魏锡祚不仅断案如神,而且其文字造诣也很深。他在繁忙的公务之余,留意书写,喜与词客骚人互相唱和,互相切磋,故多有建树,颇具文名。其文学著作有《肝江治牍》、《海陵治牍》、《树德堂文稿》等。
  魏锡祚生于康熙八年,卒于雍正十二年,享年66岁。
一身正气魏昭藜
  魏昭藜,字向明,号南轩,乾隆二十年进士。其父冉为拔贡生,其子赞垣亦为拔贡生,故人称“头顶拔贡,脚蹬拔贡”,祖孙三代均有功名。东街村的“进士胡同”就是因他而命名的。
  魏昭藜初任四川夔州府开县知县,后署理奉节县,他为官一身正气,铁面无私。当时四川境内有段文经和马朝桂为首的一股土匪,经常四处骚扰,搅得鸡犬不宁。有道是“官匪一家”。附近郡县的官令或装聋作哑,视而不见,或与土匪同流合污,从中谋利。但魏公却嫉恶如仇,与土匪不共戴天。他督促官兵和民团加强防御,随时击退土匪的进犯,使段文经和马朝桂这两个匪首闻风丧胆,不敢越雷池半步。据祖谱载:公令开县时,相传(土匪)不入开境,及署理奉节时又相传不入奉节境。故辖区内百姓安居乐业,一派升平景象,宛如世外桃源。
  魏昭藜初任开县知县,得知百姓赋税沉重,怨声载道,发出了“苛政猛于虎也”的感慨。他下决心要革除此地多年遗留下来的弊政。有的同僚曾劝他:大人只要依旧例行事,清正为官就行,何必自找麻烦,惹火烧身呢?魏公慨然作答:“明知百姓陷于水火而不起而拯之,可谓父母官耶?”于是他不顾非议,减免百姓的苛捐杂税岁不下数千金。开县百姓奔走相告,无不感激他的大恩大德,但也因此触怒了那些习惯于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们。祖谱载:因其清正廉洁,“故事上官无馈问,上官不悦也”。他没有钱也不愿向上司行贿,曾一度影响到他官位的升迁,然而他对此毫不介意,只要让老百姓得到利益,个人的进退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魏昭藜对上司无半点媚骨,刚正不阿,对下属更是严加管束。他曾约法三章:一不徇私枉法;二对犯人不能轻易用刑;三如有作奸犯科者与庶民同罪。以上三条倘有触犯即严惩不贷。族人相传公令奉节时,官府抓获一名小毛贼,几个衙役想借此机会敲犯人的竹杠,谁知这小毛贼却不肯就范。他们便背着魏大人暗地里对其滥施刑罚,将犯人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魏大人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将这几个无法无天的衙役传到大堂之上,当众各打五十大板,直打得他们个个皮开肉绽,呼爹叫娘,并将其投入大牢戴罪服刑。此举有效地煞住了徇私枉法的不正之风。当地民众对魏大人的执法严明交口称赞,钦佩不已。
  魏昭藜因政绩卓异,后升任直隶州知州。殊料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显身手的时候,竟不幸病殂,享年仅四十多岁,对他的英年早逝,迄今族人皆为之扼腕叹息……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刘美显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