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花棍》:传统花棍搁置30年重亮相

2013年12月12日 18:15作者:来源:大众网

打花棍是仓巡会村传统艺术节目,过去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哪家的孩子参军、结婚,都要拉出秧歌队唱上两曲,耍上两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群众经济意识的增强,人们谈的大多是手头问题,做的大多是生计问题。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总能成……”伴着这欢快的乐曲,8月20日上午9时许,山东省临沭县店头镇仓巡会秧歌队打着花棍,跳着轻盈的舞步把新娘子迎来了,但见花花绿绿的服装,彩色花棍捶肩打背,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啧啧称赞。仓巡会村支书仓世峰感慨地说:“这几年,群众腰包有钱了,村民自发成立秧歌队,并把搁置了30多年的传统花棍又打了起来!”

  

  

  

  打花棍是仓巡会村传统艺术节目,过去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哪家的孩子参军、结婚,都要拉出秧歌队唱上两曲,耍上两棍。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群众经济意识的增强,人们谈的大多是手头问题,做的大多是生计问题。在人们的大脑中,打花棍已被经济意识冲淡了,以至于个别人把打花棍看做是不务正业,吃饱撑的。村退休老教师仓计学说的在理:别人忙着抓经济,自己一身穷酸像,哪还有热情再去打花棍、扭秧歌,花棍被撂置了30年也属正常。

  如今的仓巡会,在经济改革浪潮的涌动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摇身变成了全镇乃至全县有名的小康之村,仅仅360户人家的村庄,2层以上的居民楼就占了近100座。全村上下呈现出男抓经济女生产的农村新画面,他们跑南闯北,搞营运,卖北货,销五金,收废品……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目前,村里称百了八十万的家庭就有10多户,县城唯一座17层电梯楼有五、六位属于该村,仓巡会人的确富了,他们深深感受到了党改革春风的温暖。

  富而思乐,富而思品,物质生活充实了,精神生活也要随之跟上,村里专门成立了文化大院。在仓计学等几位退休老师的引领下,拉起秧歌队,群众高兴地主动捐款,购置鼓、锣等音乐器械,70岁的老人陈计德一人就捐献500元。人们更是踊跃参加报名,光花棍队就挤满了60多人,最后仅挑选骨干20名。他们平日里在村里义务服务,迎新娘子,送参军,庆开业,还戳空外出赚外快,脚步踏遍石门、大兴、临沭等周边乡镇,远至江苏东海、赣榆等县区,节目品种花色众多,古今结合,有打花棍、舞扇子、竹马旱船、歌舞等,整套节目下来长达2个多小时,着实让观众大饱眼福。

  今年4月份,村里为了提高节目质量,增强欣赏品位,专门聘请县文化局、老年活动中心等艺术专家来村指导培训,规范动作,添设花样,教太极、跳健身,广大中老年人乐而忘返,就连青年人也纷纷加入行列,学员多时可达300多人,仓巡会中老年人俱乐部也因此应运而生,正式挂牌成立。目前,村里正准备投入30余万元进一步完善俱乐部设施建设,让富裕起来的仓巡会村民也象城里人那样吃上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