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安居习俗:“隔代不同房”“儿大避母,女大避父”

2013年12月12日 18:22作者:来源:

  1、建筑方式 

  本县群众喜向南房屋,因而建房都把主屋(即正房)盖为向南开门之坐向,称堂屋。正房两侧所建偏房称东屋、西屋。靠前院墙建的房屋称南屋,也是偏房。本地房屋历史相沿都为起脊式,只是到70年代末其才有部分群众 学习外地样式建起平顶房。每户正房多为三间或四间。三间正房的布局方式多为“一二式”,即设一隔山,用一架梁,将三间房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间开一门,其余两间开一门,。很少把三间建成一个筒式的,也很少把三间盖成三个独间的。四间正房的布局方式,多为“二二”式,即设一隔山,将四间房分为东西各两间;也有将四间建成“一三”式的,即高以一隔山,将四间房分为一个单间、一个三间这样两部分,很少将四间房盖成四个单间的。近年来,将四间房搞成“一二一”式的多起来,即设两个隔山,东头一个单间,西头一个单间,中间一个双间。户有五间或五间以上的堂屋而宅院又较大的邓被视为大宅子,反之,不足三间正房的院落,民俗则以为不是一卒象样的宅子。一户宅子多的偏房多为东一至二间或西一至二间;很少搞成四合院的。本地群众建房后喜拉院墙,无院墙的宅子认为不象正儿巴经的宅子。院墙上安门,俗称大门,门上建六楼。大门以向南开最好,向东或向西开次之,多数地方忌讳开北门,民俗以为开北门通道不顺,不吉利。80年代之后,许多农民盖平房添设了走廊;有些富裕户建起了楼房。整个房屋样式向高大、宽敞、通风、透光、保暖的方向发展。 

  2、居住安置 

  正房以居住、待客为主,偏房多做厨房、储藏室 。按照“隔代不同房”、“儿大避母,女大避父”的习俗,凡有条件的家庭,孩子长大以后,即使未成婚也要与父母隔室而居,兄弟与姐妹也要分室居住,除非无居住条件,否则即被视为背礼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