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谦:三朝清官

2013年12月21日 21:39作者:来源:大众网

孙谦字长逊,莒县东莞镇人。孙谦自17岁为官历仕宋齐梁三朝,直被朝廷召为光禄大夫,他廉洁奉公,为民谋利,留下了良政廉迹,成为诸葛亮之后的又一位鞠躬尽瘁的官员楷模。

  孙谦字长逊,莒县东莞镇人。孙谦自17岁为官历仕宋齐梁三朝,直被朝廷召为光禄大夫,他廉洁奉公,为民谋利,留下了良政廉迹,成为诸葛亮之后的又一位鞠躬尽瘁的官员楷模。

  孙谦自17岁就任左军行参军,以处事得当著称。后因父病去世,他便离职寄居在历阳。那时,他的弟弟妹妹尚年幼,孙谦便成了家中的台柱子,外耕作,内持家,乡邻父老都被他的忠厚朴实,吃苦耐劳所感动。

  为官一地 造福一方

  宋朝江夏王刘义恭,听到孙谦的为人为官之德才,启用他为行参军。后来让其出任过句容令,以谨慎清廉,博闻强记响誉内外,被县里百姓称为神明。

  宋明帝时,因建安王的推荐,升他为明威将军,巴东与建平二郡太守。此二郡地处长江三峡,深山密林里居住着蛮獠等少数民族,对不服从管制的少数民族,从前的地方长官是以镇压为王牌,致使此区民心不稳,危机四伏。孙谦的上任却出人意料,他坚辞了明帝让带的一千兵士,几乎是单枪匹马前去赴任。上任后的孙谦,大有孔明之风,一改前任的镇压法,他以攻心为上广施恩惠,在闭塞之区推行教化,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使得剽悍的蛮人獠人心服口服十分感动。纷纷争献黄金和珍宝与孙太守,而他婉辞礼物,劝慰他们回去安居乐业,且又释放了旧任官员掳掠的蛮人。一时二郡安宁,三年风平浪静。

  梁武帝天监六年,已80多岁的孙谦,仍负以辅国将军,零陵太守的重任。年老且衰的他,仍勤于政事。连郡中有虎伤人,他也认真去研究对待,直至虎无迹,百姓平安无事方休。

  孙谦到任一地,便劝农桑,施教化,使人人安居,家家乐业。地亦尽其力,收成也比邻境收得多。

  廉洁自律 拒腐不沾

  任巴建二郡的孙太守,轻车简从,赴任所不役千兵,甘冒风险,为国节约多少开支,那是要开到遥远的蛮夷区的西部边境地带呀。就是在这个任上,他免除了自己俸禄中收取本地的部分,尽力减轻郡内百姓的负担。

  不贪不占严格自律的孙谦,在钱塘令任上,政绩显著。但他从不接受官员百姓的礼物。为感其功,当他离任时,百姓赠送的礼物就有几马车,他都坚辞不受。

  孙谦的廉洁,在他一生的任所上,那是有口皆碑的。生活俭朴的他,床边只用苇子或竹编的粗席子当屏风。冬天盖的是平民百姓的布被,铺的是莞草席子,在蚊蝇肆虐的夏季,他也舍不得用架帐子来御蚊。可怜的孙谦,每当离职,自己并无私院豪宅入住,便只好栖身在官府不用的空车棚子里。

  官德政声 民赞帝褒

  官德如孔明的孙谦,从小知民情。为官三朝,从基层直升迁到殿前高官,每至一地,抚慰百姓,勤政为民,发展经济,功果显明,众民赞口不绝。其为官之赫赫政绩,也展示于三朝同僚之前,并不愚蠢的梁武帝皇上,也对忠心耿耿的臣子,说出了心里的嘉奖:光禄大夫孙谦,清廉谨慎,名声卓著,始终不怠,是高年老臣,应加以优待。可赠他亲信20人。并许之专人扶之上朝。

  当92岁的孙谦去世后,武帝下诏赐钱三万,布50匹,并亲自为这位廉吏举哀,悲惜之状可见。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