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莲民歌:独特的山区风味

2013年12月26日 11:39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五莲民歌主体为“知了(蝉)调子”。演歌时真嗓、假嗓合用,假嗓的某些唱腔模拟“知了”的叫声,曲调既粗犷豪放,又婉转悠扬,具有独特的山区风味,唱起此调,情如面对群山幽谷,身临诗景画意。

  五莲民歌主体为“知了(蝉)调子”。演歌时真嗓、假嗓合用,假嗓的某些唱腔模拟“知了”的叫声,曲调既粗犷豪放,又婉转悠扬,具有独特的山区风味,唱起此调,情如面对群山幽谷,身临诗景画意。

  此调在五莲境内流传地域较广,时间较长,据考证,至少有百年历史。其演唱形式多样,或独唱、合唱,或伴随舞蹈演唱,至于在茶余饭后或劳动空隙顺口溜唱者更多。五莲民歌的曲牌以所演唱的词义定名,常见的有《吆调》、《关东篇》、《美女五更》、《花扇面》、《跑四川》、《请佳人》、《茉莉花》、《铺地锦儿》和《叠断桥》等,还有《盼四集》、《光棍哭妻》、《绣花灯》、《绣花云》、《十杯酒》、《甩蒲包儿》等民间小调流传。

  1957年秋,五莲县文化馆部分工作人员协同青岛海军基地政治部文工队,对五莲民歌进行了挖掘整理,当时加工整理的代表作是《王大娘啦呱》、《走亲戚》和《绣花曲》。《绣花曲》于1958年发表,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播放录音后传出省外,至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民歌集锦节目中经常播放。《绣花曲》成了五莲民歌的代表作,五莲民歌在全国的声望剧増。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孙翔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