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大秧歌:传统文化精品

2013年12月11日 15:52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海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于汉代创于明代的海阳大秧歌,凝聚着海阳人民的智慧,经过几百年来的世代创造、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展现我市传统文化风貌的文化精品。

  海阳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源于汉代创于明代的海阳大秧歌,凝聚着海阳人民的智慧,经过几百年来的世代创造、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展现我市传统文化风貌的文化精品。近年来,海阳大秧歌以独有的学术、审美和历史价值,在各级领导和学者的支持下,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海阳大秧歌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阳大秧歌是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系民间社火中的舞蹈部分,流行于山东半岛南翼、黄海之滨的海阳市一带。海阳大秧歌是一种集歌、舞、戏于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它遍布海阳的十余处乡镇,并辐射至周边地区。海阳大秧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多种民间技艺的综合表演,是一种自娱性艺术形式。海阳秧歌据《海阳县志》记载有560年的历史,她以粗犷奔放、热烈欢快,质朴坦率,风趣幽默的表演风格着称于世。

  海阳秧歌表演形式独特,其内容十分丰富,表现打鱼狩猎、农田耕作、大夫行医、货郎卖货、锢漏锯缸、艺人卖艺,还有扮演戏剧佳话、民间故事,粉墨浓妆,锣鼓伴奏,列成长队,踏拍欢舞,串街走巷。表演形势分大场子和小场子两种:大场子是群舞,主要表现欢乐和激昂的情绪(大地开花、大走阵等);小场子是独舞、双人舞和多人舞(锢漏与王大娘,货郎与翠花等)质朴优美,耍逗有致,情趣盎然,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的不同,俗有“南文、北武、东雅、西俗”之说,又有“大架”和“小架”秧歌两源之分。大架秧歌,舞队文雅富丽、豪放优美,以锣鼓伴奏。小架秧歌,舞队朴素,粗犷,自由欢快,以锣鼓管弦乐伴之(唢呐、二胡、笛子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琳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