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扁扁洞遗址

2013年12月23日 02:36作者:来源:大众网综合

  2006年11月26日至12月13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淄博市文物事业管理局、沂源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沂源县张家坡镇北桃花坪村扁扁洞遗址进行了第一次正式发掘。扁扁洞遗址位于北桃花坪村东面一处山坡上,为岩厦结构,洞高约4米,进深约15米。洞内现有残存堆积厚达80厘米。

  此次正式发掘的主要工作是初步判断出整个遗址的层位关系,对暴露出来的遗迹现象诸如灰坑、灶面、活动面等进行清理,进而探讨和推断人类在此处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基本状况。经过近二十天的艰苦工作,基本上达到预期目的。扁扁洞人类文化遗址地层可以分为四层,其中地层②可分为a、 b、c三个小层,地层③可分为a、b两个小层,地层③的表面有一层明显的草木灰面。可以推测人类在此处至少经历了三个长时期的生活阶段。在I区的一号灰坑中发现大量动物残骸,骨骼都比较细碎,证明狩猎仍然是重要的食物来源。一号灰坑很可能是当时人类生活垃圾的堆放处。在坑中还发现两枚细长的骨针,表面成灰黑色并十分光滑,是经过烘烤后磨制而成,证明当时已经可以制作御寒的衣物。在坑底发现一枚动物肩胛骨,形制较大,边缘光滑,似乎经过磨制,是否为农具或其他工具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在II区发现比较完整的原始灶具,灶洞中有大量草木灰和木炭粒,灶面有一层白色灰面,尚不知道有什么功用。在地层③、④中都发现夹沙红陶,制作粗糙火候很低。从以上几个方面看这处古文化遗址符合新石器时代早期(据今12000-9000年)的基本特征。结合北京大学的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可以确定这里是一处新时期时代早期的人类活动遗址。

  新石器时代早期在早期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般来讲,这个时期是农业的起源阶段,而农业可以给人类提供相对固定的食物来源,使人类定居生活成为可能,人类的定居将导致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复杂变化,为人类踏入文明的门槛准备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的起源是人类发展史上的第一次革命。现在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遗址数量较少,全国比较典型的遗址不过十余处,且基本上分布在南方地区,沂源扁扁洞遗址则是我省唯一可以确认的一处。此处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我省乃至为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的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科学依据。遗址中所有地层明确的土样都已经运回,在经过水浮选之后希望从中找到植物种子,来确定农业的存在。扁扁洞遗址的第二个意义是,将有可能为淄博乃至我国北方的新石器文化类型找到源头。现在我市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类型为临淄后李文化(据今8500年),如果经过进一步研究能够发现两者在文化内涵上基本一致,具有前后相继的联系,那么我市在整个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类型自后李、北辛、龙山、大汶口一直到岳石就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序,这将充分证明我市源远流长、自成一体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悠久灿烂的文化底蕴。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解西伟

本文相关新闻